APP下载

博客营销:看上去很美

2008-05-14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08年10期
关键词:博客企业

肖 华

“博客营销”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博客这种网络应用形式开展网络营销。要说明什么是博客营销,首先要从什么是博客说起。现在关于博客概念的介绍已经非常多了,对博客概念的描述大同小异,简单来说,博客就是网络日志(网络日记),英文单词为BLOG。博客这种网络日记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自己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记,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个人思想、观点、知识等在互联网上的共享。由此可见,博客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征,正是博客这种性质决定了博客营销是一种基于个人知识资源(包括思想、体验等表现形式)的网络信息传递形式。因此,开展博客营销的基础问题是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掌握、学习和有效利用,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营销信息传递的目的。

随着企业推广意识的不断增强,博客营销的方式也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同时一个好的博客营销也可以为企业创造不小的效益。在营销专家们大谈特谈博客营销好处的时候,对于博客营销的负面价值也值得我们深思。

博客营销优势之辩

1.个人性。个人性的行为、个人性的角度、个人性的思想,正是博客文体能够吸引博客本人和读者的力量源泉。以“个人大脑”作为网络搜索引擎和思想发源地,依然是任何技术无法实现的标志。可你的营销对象根本没有这种自觉性,他从来不上网,那么你的个人性如何体现。

2.即时性。博客是一种习惯,就像学生时代写日记一样,博客应该成为每天的“必修课”,经常(甚至每天)更新,不断积累,是博客文体有别于其他个人文章、著作的关键。这种即时性,才可以及时记录个人的行为、信息和思想。因为即时,所以新鲜,因为新鲜,所以独特。将博客作为习惯,也使别人阅读博客成为习惯。问题是,你的客户都有这种习惯吗?

3.开放性。面对网络,装在个人脑袋里的东西再丰富,如果不及时与他人共享,就相当于你是头脑空空的白痴一样。在网络上,知识渊博的衡量标准,就是你奉献的程度。博客要把自己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收获都奉献出来。“吃的是草,挤的是奶”,正是博客的写照。当然,你把这种开放当作一种喜爱表现自己也可以,能使别人受益的“个人表现”应该提倡和鼓励。

4.拿来主义。光开放自己,肚子里的货也是非常有限的。博客的优势就是,不断搜索提炼信息,不断学习和思考。博客的确需要很“博”,但是博客最根本的信念就是:“别人比我知道得更多”。博客文体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链接,链接是博客最有力的武器,没有链接就没有生命。博客与读者的交流是关键,没有互动交流的博客也就没有生命。有效的博客链接及与有效受众的沟通对商业公司来说是一种挑战。

5.可信度。本来更准确的词汇,应该是“权威性”,但是博客与传统意义的权威实在有点不兼容。但是的确不能否认,要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博主,必须以自己超一流的水平建立长期的权威性。正是因为对你的信任,许多人将博客网站作为自己每天补给信息与思想的第一站,没有这种可信度保证,这样的博客就是平庸的博客。要争取注意力,博客世界的竞争一点也不比传统领域轻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本质的变化。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已习惯于网络交流,习惯于应用网络进行采购、娱乐、聊天等;在我们的工作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人手一台电脑进行工作,他们也已习惯于在网络上处理他们的事务。

负面博客:你准备好了吗?

最近看到一个资料,据统计,人们每天会建立23000多个博客,相当于每3秒钟建立一个,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对于互联网用户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但对那些商业公司而言,却意味着一个灾难,当每个人都成为信息的消费者、生产者、传播者,效果的确惊人。

《经济学人》最近也把关注焦点放在博客上,有篇文章《The blog in the corporate machine》发表观点,传统的媒体沟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需要,不过也同时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博客》一书中记载了博客发展史上一个著名的博客打败企业的故事。美国著名的自行车锁生产商Kryptonite生产了一种U型锁,据说是代表了车锁安全的最高水平,结果此锁被计算机安全顾问Chris Brennan用一支笔打开。他将此消息登载到自行车论坛上,后来迅速被博客们转载。

Kryptonite公司大意失荆州,未能以合适的策略应对这种消费者的反馈,而是用老套的方法,狡辩说该公司的锁是安全的,Chris Brennan的做法只是展示一种犯罪手段而已。这激起了博客们的更大愤怒,有人干脆把用笔开锁的录像传到了博客上,事情越闹越大,车锁商被迫宣布退换此锁,为此,公司遭受的损失几乎是该年度总销售收入的40%。

联想到非典、哈尔滨水污染事件,此事听来是否熟悉?网络就如同一条布满水葫芦的大河,你可以把真相像按水葫芦一样按下水面,但是你只有两只手,你不可能把其他无数水葫芦也按下去。用林肯的话来说,你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你可以偶尔欺骗所有人,但是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企业和博客打交道,最好的方法是放老实点,否则被人揪住就麻烦了。奥美广告公司的副总裁Steve Hayden说,在博客上欺骗,负面影响是长久的,欺骗者会被“打败,会被人像踩一只虫子一样踩死”。

马自达就曾希望借用博客促销,吸引网络新生代的消费群,结果弄巧成拙。公司假借“万圣节小子”的网名博客,宣传该公司的马自达3型汽车。这位虚拟的“万圣节下子”链接了三段据说是从公共电视上翻录的马自达录像。细心的博主们看到,这种翻录太精致了,太像故意做出来的广告了。博主们被耍,勃然大怒,骂声如潮。马自达吃力不讨好,迅速撤出博客。博客也有博客的规律,造假和炒作逃脱不了群众的眼睛。马自达的做法,“就如同是一个母语是法语的人发布英文的纸质广告一样。”在博客中,和其他任何地方一样,一旦失去信任,再次建立就非常艰难了。唯一不同的是,在其他地方,名声坏了可以换个地方再来,博客中消息的传播更为便捷,一次不慎,恶名可能长期陪伴。

善于运用博客的公司,也可以利用博客做成企业以往要用很大气力去做的事。比如市场调研。众多企业面临的困惑,都是不了解顾客的需求,所以无法针对性地设计、开发、营销、销售。市场调研机构可以量化相关需求,但在一些急需个性化设计的产品领域,及时得到客户反馈至关重要。传统的定性研究,如访谈、小组座谈成本不菲,而且信息不一定准确。而企业可以从博客的写作当中得到大量宝贵的需求信息。这种需求信息可能比较芜杂,但是它是自发产生,原汁原味,有些声音可能恰巧就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企业也可以利用目前这种全民博客的趋势,顺势而为,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人性化的平台。

博客的出现,使得消费者的概念几乎面临消亡。作为博主的消费者、他已经不仅是消费者,也是产品的评论者、营销者,也可能是你致命的陷阱。博客使得作为公众的消费者有了清晰的面孔,清晰的声音。事实上,博客并没有正面、负面而言,关键是现在的公司老总们如何真正理解并认识到博客的重要性。博客的快速发展还来不及让人们总结经验,但《经济学人》援引网络公关专家的一句话:要像建立危机公关计划一样建立企业博客沟通计划,一方面企业可以主动出击,利用博客进行沟通,另一方面,如果有负面博客消息,企业也可以恰当应对。

猜你喜欢

博客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育儿博客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