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减排看大国责任

2008-05-14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26期
关键词:八国集团排放量工业化

薛 涌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减排上,也存在着共同利益,有达成共识的基础

这次西方八国集团(G8)在日本举行峰会之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指出:G8必须邀请中国和印度进来。因为这两个国家已经是如此重要,离开了它们的配合,从能源、环境、粮食,到地球暖化,任何全球化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而在G8峰会期间,八国集团也确实和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了对话。这说明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已经是个“大国”,进入世界“大国的俱乐部”似乎只剩下个名分的问题。

然而,当大国并不是那么简单。大国需要承担大国的义务,肩负大国的责任。从这次的G8峰会中,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信息。本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取得了一个小小的突破,那就是大家就在2050年时削减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成了协议。虽然这个协议对是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一半还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削减一半没有界定,至少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美国这次不仅承认7地球暖化的威胁,而且和欧洲日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不过,布什肯这样做的一个条件是在协议中加上一条:所有主要经济体都要对减排承担责任。这一条据说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

众所周知,《京都议定书》没有让中国承担减排的责任。其理由很简单:第一,地球暖化是上百年工业化的结果,罪魁祸首在发达国家;第二,发达国家有财力和技术,发展中国家则更需要发展,不能用减排卡死其工业化的进程。但是,十几年下来,世界格局已经大变。

我们不妨看几个数据。1990年时,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48亿吨,欧盟国家是41吨,日本是11吨,中国是22亿吨。欧美日本相加是100吨,中国仅是其五分之一强。但到了2005年,美国的排放量涨到58亿吨,中国则猛增到51亿吨,紧追其后,欧盟则降低到39亿吨,日本基本持平,为12亿吨。也就是说,中国成为7世界第二大排放国。

到了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4‰美国退居第二,占21‰欧盟十五国仅占1%。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中国的排放量就可能超过美国欧盟总和。

再以2005年的数据对未来作一个推算。如果美国、欧盟、日本达到了减排目标,2050年时其总排放量就降低到了五十几亿吨。中国如果不能改变目前能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照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到时候的排放量就会超过三四百亿吨。面对这样的前景,还怎么能指望世界绕开中国谈减排呢——这是美国的基本立场。

我们长期以来信奉的理论是:西方的工业化是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西方的责任。中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不可避免要经过西方工业化的历程,然后再谈减排问题。其实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也一直接受这样的理论,所以在《京都议定书》中基本没有对中国提出什么要求。但当中国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后,西方人的想法也在渐渐变化。因为中国近年来的高速工业化,造成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估计在这方面,西方和中国未来会有理念上的摩擦。

不过,从中国的立场看,中国在21世纪的工业化,绝不能重复西方19、20世纪工业化的道路。那种先工业化再考虑环境的思路,其实反而抑制中国的发展。别的不说,21世纪的世界不可能给中国留下那么多能源。如果中国国内一系列的公共政策、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减排的目标。比如,现在如果还是大建在绝缘隔热上达不到标准的高楼大厦,还继续发展公路体系、忽视公交,就等于把自己锁定在汽车社会中,以后就是想减排,拆掉公路建铁路,代价反而更大。而中国在低环保标准下制造的产品,比如汽车等等,则很可能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所以,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减排上,也存在着共同利益,有达成共识的基础。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近年正在积极推行节能减排、转变产业模式的进程。仅从1990至2005年,就已减少18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已在某种程度上先期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

(作者为美国Sulfic大学学者)

猜你喜欢

八国集团排放量工业化
6300万富人的碳排放量大于31亿穷人
对于废水排放相关分析
城市公交车非常规气体排放特性研究
新兴大国对G20议程的影响
八国集团峰会关注的热点议题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