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扭曲事实的典型塑造终将失信于民

2008-05-14

杂文选刊 2008年6期
关键词:展开讨论公信力圣人

许 斌

刘吉桂曾经是一个抗灾救人的典型。两个月前,一些媒体这样报道他的事迹:“因为一场冰雪,湖南农民刘吉桂从翻倒的长途客车中救下了四十四名湖北旅客,他把他们安顿在自己并不宽裕的家中,一住就是五天,这五天里,刘吉桂家的米缸几乎都被吃空了,可是他毫无怨言,每天冒着冰雪去菜市场买菜,让这四十四名旅客感到春天一般的温暖。”

事情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央视编导请受救助者录制节目遭到拒绝后,在网上发帖,质疑“四十四个被救的湖北人真的不懂感恩”?随后,受救者出面澄清事实,整个救助过程并非免费,而是收取了伙食费、住宿费、担架费、劳务费以及茶钱等共计七八千元。(综合《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报道)

典型轰然倒塌,刘吉桂事件向着丑闻变化。本来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事,一辆大巴车在漫天风雪中出了车祸,四十四名司乘人员得到农民刘吉桂三兄弟的救助,司乘人员也支付了报酬。救人求回报,原本无可厚非,可正常事件最后变得不正常了,一些媒体在报道此事时,刘吉桂成了“品德高尚”的典型。如某网站的一篇评论所说,媒体按照某种既定的“扭曲的道德观”裁剪了此事,要将刘吉桂塑造成圣人——不惜倾家荡产去免费救助遭遇车祸的司乘人员的圣人。

我无意就刘吉桂本人行为的恰当与否展开讨论,也没法展开讨论,因为事件过程并没有被真实还原在我们眼前,或许永远也不会还原了。我想强调的只是,如果彼时需要的不是一个救灾的“正面典型”,那么,采取同样的手段或隐瞒或夸张其他细节,刘吉桂完全可能被塑造成乘人之危、利令智昏的“反面典型”。

事件发展至此,重要的已经不再是刘吉桂的具体行为恰当与否、是否需要感恩,而是为什么事实真相被刻意隐瞒、扭曲?

不要以为这样的任意塑造多么有威力。实际上,就在这样的任意塑造中,塑造者早已经失去了公信力,无论说好说坏,兴许能偶然的一助谈兴,但最后剩下的,却永远是一片空白,越来越少有人当真。真正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是有关报道的虚伪、丑陋和可笑。

相关报道似乎最早见于湖南卫视的募捐晚会,我不知道,当初编导是怎样说服了刘吉桂与四十四名司乘人员共同隐瞒真相,将刘吉桂塑造成圣人的。我能够想象得到的是,彼时彼刻,原本很可能存在于四十四名司乘人员心底的真诚感激,可能就完全淡化了;这家电视台的公信力,也应该在他们心底坍塌了。他们不会再相信这家媒体,甚至不会再相信任何一家媒体,他们还会将这种不信任传递给身边的人。当事人就这样被“拔高”,被广为传颂,本应“怀疑一切”的媒体,真的就没有发现破绽?

是的,这件事也许要彻底拉上帷幕了,不太可能有严谨的调查、严厉的叱责、严肃的追究,因为这样“合乎时宜”的塑造与扭曲,实在是太正确了;那天晚上的捐赠者,也不大可能愤怒地要求索回自己的捐款。日子会一天天地过,类似的塑造还会一次又一次被揭穿,在这样的过程中,媒体及其从业者的公信力与职业尊严悄悄坍塌。

真的有必要反思,我们在报道的时候,是否曾刻意地隐瞒事实真相?这样的隐瞒,究竟出于什么需要?

(选自2008年4月8日《新华网》)

猜你喜欢

展开讨论公信力圣人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非暴力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试论高考体育生易发生的运动损伤及其防治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建设路径浅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管理舆情
谈“学案导学”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