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合理性辩护
2008-04-30张传燧王素月
张传燧 王素月
[摘 要]高考自1977年恢复至今已有30余年时间。随着历史的发展,高考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些年来,围绕高考兴废问题存在各种不同观点。“取消”“废除”高考之声不绝于耳。本文从多角度审思,认为“取消”“废除”不可取,高考改革须慎言谨行。
[关键词]高考;合理性;辩护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8)02-0099-03
2007年是高考恢复30周年,关于高考毁誉兴废、褒贬存亡的声音一直未中断过。到底应如何看待高考?是兴是废、是改是革?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尽管高考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但相比之下它仍不失为一种比较
公正客观科学的教育人才选拔制度。
一、高考的教育公平性
从理论上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比高考更公开、更公平、更客观、更优化的教育人才选拔机制,“高考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成熟和最权威的人才选拔机制。迄今尚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取而代之”[1]。我们一直强调破立结合,但目前我们只是针对高考的弊端就强烈要求废止高考,但相应的取代制度却还在研究和开发中,如此只破不立只会产生诸多弊病而百无一利。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对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功不可没。首先,它为我国高校把住生源质量关,促进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大批优秀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高考也有力地保障了基础教育的正常教学秩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作为一种全国范围的教育人才选拔性考试,高考激发了中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规范了各中小学校的教学与办学方向,从而确保和监督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保障了基础教育质量。同时,考试也是一种能力测试,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涉及考试(公务员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过级考试、英语托福考试、各种资格考试等等),“不怕考试,敢于考试(因为今后社会上需要应付的考试太多)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2]。
再说,如果废除统一高考,改为高校自主招生,那么学生就需要针对不同的学校展开不同的学习、备考,反而更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同时,在当前社会失范、高校缺乏平等竞争、逐利化倾向明显的背景下,废除全国统一高考而代之以高校自主选拔生源将会造成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高校内部一场“史无前列”的“大腐败”。如果不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伴随着“学习无用论”思潮,中小学办学质量必将下滑,高等教育生源质量也将难以保证。如此而来,素质教育的实施又从何谈起?
二、高考的社会有效性
高考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流动的社会功能。
首先,高考具有维护社会公平,确保社会安定的作用。尽管高考本身存在着一些弊端,也存在着一些不公平因素,但在目前我们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因素中只有高考带给我们的才是最公平的。它至少体现出一种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从而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念,尤其是为下层百姓提供了奋斗的目标和晋升的途径。纵然分数面前可能也存在着暗箱操作和各个地区间的不平等,但在当前的社会风气下,如果我们取消高考,将会反增学生的负担,不正之风顺势猖獗,阻塞下层民众奋斗的通道,将会造成更大范围更严重的不平等,还会对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带来强大的负面影响。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高考正是给各位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考场论剑,胜者上败者下,失败者可从自身水平寻找原因,从而再接再厉以望东山再起。
其次,高考具有促进了社会流动的作用。社会流动通常指社会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中位置的变化,包括社会阶层流动和区域流动。“从现象上看,社会流动表现为社会成员社会位置的变动,但从本质上说,社会流动促成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结构变动,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3]。高考作为一种全国范围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阶层的纵横流动。它为各阶层的子女创造机会均等的条件,打破户籍界限、地域界限,使更多的下层民众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和专门的职业训练,从而增加他们转换身份的机会与流动的资本。
再次,统一高考具有降低考试社会经济成本的作用。“成本高低决定了利润多寡,同时成本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4]。高考本身也是由诸多经济活动构成的,所以对于高考本身的成本我们也不能忽视。“如果取消高考,考试成本将呈几何级数增加”[5]。目前我国高考由国家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组织阅卷;而准备考试也就可以买统一的复习资料、参考书目,各地区考生也可按就近原则前往由国家统一划分的考试地点参加考试。因此,考试成本比较低廉。但如果取消统一考试,由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或改成其它形式的考试,多举行几次成本就会成倍增加,消耗掉很大一部分有限的社会和家庭人力、物力和经济财富。同时从目前我国的情形来看,高校自主招生很可能出现“赶考热”这种情形在近几年的艺术、音乐类专业招生联考中已经出现,弊端很多。,因为每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就有几百万,“赶考”大军不仅势必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大串连局面,‘赶考潮将会像每年春节的‘民工潮一样,使交通运输不堪重负”[2],而且还会带来很多其它社会问题。
三、高考的历史进步性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考试取士的国家。科举制从公元606年进士科始设至1906年一般认为科举考试于1905年废止。实际情况是,光绪皇帝1905年9月2日下诏明令“自丙午科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丙午年为公元1906年,所以科举实为1906年废止。废止,在我国存在了1300年之久。从考试的形式与作用来看,科举与我国的高考有许多相通之处:都是国家考试,由国家举办;都是公开考试,以分数取人;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性;都有严格的考试程序和监管措施。由于科举和任何人类社会制度安排一样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种缺陷,因而历代都有人批评科举甚至要求废止科举。在其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几废几兴的情况,经历重重危机,但科举仍在不断“废”、“兴”中得到发展和完善,为历朝历代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优异人才。对于清末科举的废除,当今学者也是观点各异。总体上看来,科举废短行长,这是耐人寻味的。
同时,对于“文革”人们记忆犹新,尤其是其间高考制度的废除更是让当时的一大批学子们甚感迷茫,对“老三届”的高中、初中毕业生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在1966年“文革”高潮期间,高考被当作“旧教育”、“旧框框”予以废除,规定大学招生“实行群众举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取消了文化考试。在这种招生政策下,大学招生出现了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源质量和教学水平,也严重冲击和破坏了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秩序,阻碍了了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了整个民族的整体文化水平,严重阻碍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977年邓小平同志再次重新出来主持工作,提出恢复“文革”前沿袭17年之久的高考制度,“今年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6]。因此在当年10月出现了12届考生同堂参考(甚至还有父子同堂考试)的盛况,全国共有约570万人参加了考试。但当时计划招生人数仅仅21万,约有550万人高考落榜此数字不包括1978年春季增招的6.2万人(算1977年计划),因而1977年实际招生为27.3万人。。当时一部分人甚感恐慌,怕再次引起动乱,但事实上并无任何风波,因为学子们心中有了希望,明年还有再考的机会,高考为他们的发展铺平了一条宽敞的大道。历史上科举考试废止以及文革中高考废除的错误已被历史清楚地予以证实。
四、高考的国际先进性
中国是考试的发源地,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取士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采用书面考试来为高级学校选拔合格生源的国家。“两汉时期的太学中就已出现了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升级考试,而西方则直到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才提出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学生”[7]。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各自的“高考”制度。
以中央集权的法国为例。法国之所以科技先进,在航空、航天、核能、化工、电子、自动化控制、生物技术、通讯工程等众多领域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皆因为法国教育培养出的一批批杰出人才。法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也和中国一样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法国实行的是每年一次的全国性中学毕业会考,这是一种全国性的水平考试,是学生进入大学的必要条件。由于对公共考试实行国家垄断从而维持了法国中央对教育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确保文凭的价值性和权威性,从而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了中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了法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法国这种典型的高度集中的考试管理体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十分出名的”[7]。
另外,分权制国家也不甘示弱。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教育也雄居世界前列。当前美国大学的招生也加强了对中学生的全国统一学历测试。虽然美国高校招生从多方面衡量和选拔(比如教师和家长的推荐、社区工作经历、组织领导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在美术、音乐、体育方面的特长等等),但是考试成绩仍然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旅美教育家黄全愈所著的《“高考”在美国》这本书中就揭示了“常春藤”联盟招生的一个“秘密”计算公式,包含了三个数字:最高的“高考”成绩,三门SATII单项考试最高成绩,年级排名。由此可见,在美国中学生的大学入学考试中,考试成绩仍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其他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国家,如英国、德国、日本也大致如是。为什么我们竭力地批判、拼命要抛弃的东西却被别人如获至宝?为什么我们十分轻视的东西别人却如此重视?为什么我们努力削弱的东西别人却不断加强?个中缘由值得深思。看来,高考绝非简单“取消”“废除”了之,高考的合理性值得肯定。高考改革,必须慎言慎行。
[参考文献]
[1]刘武俊.考试立法缺席[N].中国青年报,2000-07-14.
[2]顾卫临.高考:还有更好的路可走吗?[J].瞭望新闻周刊,1997(20),36.
[3]朱力.社会学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71.
[4]缪代文.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3.
[5]金远.假如取消高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06,(5),卷首微言.
[6]金铁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2)[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017.
[7]康乃美,蔡炽昌.中外考试制度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2.
(责任编辑 刘 平)
The Vindication fo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ZHANG Chuan.sui, WANG Su.yue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Abstract: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sumed in 1997.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ve gradually emerged. Many voices have been made tha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hould be abolished. The thesis thinks,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a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an not be canceled and the reform of it should be cautious.
Key words: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ationality; vind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