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梅勒快意恩仇的一生
2008-04-29陈之岳
陈之岳
美国犹太裔作家诺曼·梅勒病逝,享年84岁。他25岁即因二战小说《裸者与死者》名动一时,后创“非小说的小说”写作。大获好评。但他行为乖张、言语直率、爱出政治风头并曾刺伤第二任太太,饱受争议。
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美国文坛上,诺曼-梅勒(NormanMailer,1923年-2007年)是一位最具争论性的作家。他创始了“非小说的小说”写作方式,影响深远;他出版过39本小说和非小说,获得两次普立兹奖和一次国家书卷奖。但他的率性作风、挑衅言语、热衷政治和爱出风头的行径,却掩盖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而使他“名满天下,谤亦随之”。
纽约犹太裔出身的梅勒,2007年11月10日因肾脏衰竭病逝曼哈顿,终年84。梅勒一生多采多姿,16岁就进哈佛大学攻读航空工程,但因志趣不合,大二即改读文学,开始大量阅读古典与当代名著,并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25岁那年(1945年),梅勒根据他在二战当兵的经验。写了一本自传性的小说《裸者与死者》(The Nakedand the Dead),大获好评,3个月内卖了20万本,在当时是一项奇迹。
《裸者与死者》一书为梅勒打出了知名度,亦为他在文坛上和社交圈里开辟了新天地。梅勒除了写小说,亦酷爱撰写政治、文化与社会评论,他在1955年和另外两位朋友一起在纽约格林威治村创办《村声》(The Village voice)周刊。“村声”这两个字是梅勒想出来的,这份另类报纸曾经走过一段辉煌的岁月,20世纪70年代中期独家揭发了台湾在美国各大学布置职业学生、进行“校园间谍”的丑闻,震撼太平洋两岸。
一度深陷于酒色暴力
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梅勒出版了几本小说和评论集,但缺乏脍炙人口之作,他在这段期间沉溺于酒精、毒品和女人。1960年11月的一个夜晚,梅勒和第二任妻子参加一个派对,喝醉的梅勒用刀捅他的妻子。受重伤的妻子并未控告他伤害,司法当局亦并未检控他。梅勒一生结过6次婚,有9个儿女(其中一个为收养),以及数不清的情妇和女友。梅勒本人喜出口伤人,又好勇斗狠,常在酒会上和别人冲突、打架。
不甘寂寞而又好发议论的梅勒,1960年以独立派人士竞选纽约市长,惨败而退。1969年又和著名专栏作家吉米·布雷斯林(Jimmy Breslin)联手角逐纽约市长,政见只有两条:纽约市应成为美国第51州,所有车辆禁止进入纽约市。他们到布鲁克林学院发表演说时,一名学生询问梅勒说:“皇后区去年大雪,雪堆无人铲除,如果今年又碰到大雪,你该怎么办?”梅勒不慌不忙地笑着回答说:“先生,我会在雪堆上小便!”胡闹式的竞选,纽约选民只当笑话看,梅勒又惨遭滑铁卢。
60年代是充满激情的岁月,反越战和黑人争民权运动点缀了美国街头与大学校园。1967年反越战人潮聚集华府“向五角大厦进军”。梅勒亲身参与此次游行,并在《哈泼》(Harper's)和《评论》(Commentary)杂志上写报道。1968年梅勒以示威经验为题材写了一部“非小说的小说”(nonfictional novel),书名叫《夜幕大军》(The Armiesof the Night)。这本书获普立兹奖及国家书卷奖。所谓“非小说的小说”,意指作者使用的基本素材是真实的、亲自采访得来,但配上了虚拟的对话、情节与场景。
梅勒、汤姆·伍尔夫(TomWolfe)、杭特·汤普森(HunterThompson)和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等作家都是“非小说的小说”创始人;而在媒体世界里,“非小说的小说”又被称为“新新闻”(newjoumalism)。梅勒等人开创了写作界和媒体的新风气与新潮流,影响至深且远。
梅勒于1979年又推出“非小说的小说”:《刽子手之歌》(TheExecutioner'sSong),叙述犹他州死刑犯盖瑞·吉摩尔(Gary Gilmore)被处决的原委,这本书使梅勒获得第二次普立兹奖。梅勒写作范围极广,题材包罗万象,他写毕加索、玛丽莲·梦露、希特勒;他写反战运动、共和与民主党大会;他写政治、社会与文化评论以及人物传记。梅勒一生写作不辍,近几年来虽健康日走下坡,仍不忘提笔,今年年初才出版以希特勒童年为背景的小说《森林中的城堡》(Castle_n the Forest);10月16日又推出《论上帝:一场不寻常的对话》(On God:An Uncommon Conversation),本书是根据梅勒当年和“披头四”歌手约翰·列依的对话而编成。
沙猪:反对妇女解放
梅勒是个反对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的男性自大主义者,他的反女性立场,衍生出“男性沙文主义的猪”(male chauvinist pig,又称“沙猪”)这个字眼。梅勒虽到处留情,对女性欠尊重,但他的9个子女皆一致认为他是个好父亲。
哥伦比亚大学一名文学教授称颂梅勒是“来自布鲁克林的拜伦爵士”。2001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上台后,新保守主义主宰了美国对外政策。梅勒在过去6年痛批布什和新保守派不遗余力,他说在电视上看到布什讲出一堆文法不对、发音不准、用词不当的“屁话”,简直是亵渎英文!
梅勒是50年来美国的文坛祭酒兼文坛霸主,他离开哈佛时曾矢志要成为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齐名的世界级大作家,但他很早便放弃了这个念头。他是自负的人,他说和他同时代的作家(如贝娄Saul Bellow及其他少数人)虽都比不上福克纳与海明威,但至少是重量级作家。
今天,在大学校园、在酒吧以及在知识分子的聚会中,梅勒的著作和他的私生活仍是热门话题,他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摘自《亚洲周刊》
责任编辑胡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