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
2008-04-29
●书名:《货币战争》
●编著:宋鸿兵
●出版:中信出版社
各大书城财经类畅销书第一名上市5个月,重印11次
剑指美国债务内爆与世界流动性紧缩的秘密
中国金融开放与世界流动性紧缩
后记导读
后记主要论述两个问题:一是分析中国金融开放的风险和困境;是揭示2007年世界流动性紧缩风暴的实质。
中国金融开放风险分析
中国金融开放最大的风险
金融风险来自于“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而中国金融开放的最大风险源自“战略”层面,即金融开放的本质实际上是一场“货币战争”,缺乏战争的意识和准备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风险!
战略风险的形成机制
中国金融开放的战略风险的形成,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外资银行以隐形形式争夺中国货币的发行权!
中国的货币发行原本为国家所控制,也只有国家控制的货币才能保障社会结构的基本公平。当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中国的货币发行权将处于危险境地。
步骤1:引进“创新”产品
进入中国后,外资银行并没有印发人民币来“创造”货币供应,他们的手段更加隐秘,更加高明。它们会引进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金融产品,以各种方式创造债务工具并使之货币化,这就是货币类似物的“流动性”,而这些金融货币完全具备实体经济领域货币的购买力。
步骤2:架空央行
当外资银行“创造”的人民币信贷总量超过国有商业银行时,它们实际上就能够架空中国人民银行,控制中国货币的发行权!这时,它们将有能力和意图来恶意制造货币供应的波动,从而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血洗中国人民的财富。
步骤3:形成“超级特殊利益集团”
当外国银行实力日渐强大后,它们通过金钱与权力的交易、金钱与名誉的交易、金钱与学术的交易,来形成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超级特殊利益集团”的“强强联合”的局面。此外,它们还将逐步向教育领域,法律系统,甚至军队系统进行渗透。
步骤4:控制垄断行业
外国银行势力还将通过投资来控制中国的电信、石油、交通、航天、军工等国有垄断行业。一旦成为中国国有垄断行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它们将掌握这些中国的“核心资产”的命脉。外资银行可以随时切断这些重要企业的资金链,从而导致中国核心产业部分的瘫痪。
战略风险五大对策
要保障中国的金融安全,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安全监管机制。
具体应做到以下5点:
●将现有的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能统一起来,组建“国家金融安全委员会”,承担综合性跨行业的战略风险监督重任,直属最高决策层;
●大力加强金融情报研究,加强对外资银行中的人员背景、资金调动、战例收集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工作;
●建立国家金融安全保密等级制度,重要金融决策者必须通过该制度审核;
●必须考虑对外资银行可以涉及的行业进行“软限制”;
● 制订中国突然陷于金融危机的各种预案,并定期演练。
中国金融困境
货币主权赋予了主权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制订货币发行政策的职责,应服务于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力之一。
保持货币稳定是指维护本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币值稳定,以便向国内行业提供良好和平稳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
中国的金融困境在于货币主权与货币稳定只能二选一。维护人民币主权就会面临升值压力,而追求货币稳定势必会削弱货币主权。
目前,中国政府为了经济发展不得不偏重货币稳定而弱化货币主权。
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美元是世界储备货币,美联储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货币的供应量。
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就是推动黄金的重新货币化,在世界各国创造一个自由、公平和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
日元升值 前车之鉴
1990年,美国对日本发动“金融闪电战”。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次没有硝烟的战争过程:
首先,强迫日元短时间内剧烈升值,1985~1987年这3年间,日元升值了一倍,这必然造成日本经济金融系统“内分泌紊乱”;
其次,胁迫日本保持2.5%的超低利率达两年之久,刺激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增长,同时使物质生产部门与出口行业严重萎缩;
再次,1987年,国际银行家们签署巴塞尔协议,要求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自有资本率必须达到8%。而日本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偏低的问题,只能高度依赖股票价格和房地产市场;
最后,1990年1月12日,美国在纽约股票市场使用“日经指数认沽权证”这一新型金融产品,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长达17年的偏瘫。
中国现在的早期症状与当时的日本极其类似,因此,今天的中国,要以日本为前车之鉴,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慎重对待货币升值。
策略1:对等开放,外线作战
眼下,占据着巨大优势的欧美银行业的游戏规则制订者们,在“国际惯例”的华丽外衣下,冠冕堂皇地封杀中国金融行业的对外发展之路。
中国的对策就是,坚持“对等开放下的外线作战”。制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规定。一旦所在国利用“国际惯例”封杀中国的海外银行分支,中国将如法炮制,限制乃至关闭其银行在中国的运作。
策略2:藏金于民
面对国家外汇储备贬值的风险,中国应该藏金于民,唯有变外汇储备为黄金白银储备,才能使中国创造出的巨大财富实现购买力保值。
藏金于民,从根本上保护了人民的财富安全,可以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
藏金于民以待天下有变,以黄金为支撑的“中国元”将在一片由过度债务贪婪所造成的国际金融废墟上卓尔屹立,中华文明自有出头之日。
世界流动性紧缩风暴
大揭秘
在2007年2月份的世界金融市场大地震发生以后6个月,即2007年8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流动性紧缩风暴席卷全球,各国股市剧烈震荡,债券市场几乎瘫痪,中央银行们纷纷向银行系统注入巨资来挽救濒于崩溃的市场信心。
对这两次大的金融市场震动,从表面上看是由美国的次级房贷问题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其真正的“震源”是债务内爆。
在8月份的金融震荡过程中,美联储共采取3次紧急注资,每次紧急注资都是采用为期3天的回购协议,与以往不同的是,这3次回购协议都是以MBS按揭抵押为回购抵押品,而不是正常情况下购买“混合抵押品”的回购协议(REPO)。
MBS债券不仅是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紧缩危机的根源,同时也是引导我们理解整个次级贷款危机的关键。
这次流动性紧缩危机是由华尔街一系列金融创新过程导致的,现在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金融创新过程:
金融创新过程
过程1: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体系这一 “准金本位”被废除后,美元从“黄金的收据”蜕化成“债务的白条”,世界开始产生连续性的通货膨胀问题,尤其是在部分储备金制度下,通货膨胀将成为永久性问题。
通货膨胀将产生两大重要后果,一是货币购买力下降,而是财富重新分配。通货膨胀的过程就是社会财富发生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银行最近的行业,如房地产业,就占了不小的便宜,而那些远离银行系统的家庭的财富则遭到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