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决战中考
2008-04-28张树荣
张树荣
中考试题对历史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揣摩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些题目都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现以几道中考历史试题为例,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学习。
例1材料:右图所示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
请回答:
图中“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把中国传统的印章和____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意味,展现着汉字的独特魅力。请你完成以下汉字字体演变图:
____→金文→小篆→____→楷书、草书、行书。
参考答案:书法甲骨文隶书
例2:目前,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中国以外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近4000万。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学习中文“是对未来的一个极佳”选择。
——选自《瞭望》2007年第11期
请回答:
这则材料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一步加快,国际影响力(或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汉语的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不断提升。
[评析]
以上题目意在引导我们,在搞好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了解社会生活,关注时政热点问题,并尝试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判断和解释生活。判断和解释生活现象。
同学们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生活、相关学科知识和联系,学以致用。例1所涉及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我们常在一些奥运宣传材料中见到,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解答此题。
例3材料: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非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06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真诚友好、平等对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2007年初,胡锦涛又富春纺非洲八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请回答:请举一例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非之间的友好交往。
参考答案:1955年亚非会议(或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非之间的友谊;1971年阿尔及利亚等国在第26届联大上提出提案最终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评析]
这类题目突出启发性,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它要求学生能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中得到启发,进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例4某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着重探寻17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近代崛起历程。老师在黑板上抄录了以下材料:
500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用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我们的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摘自大型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请你参加该班的主题活动,就英、美、日三国崛起中的重大事件探究三国崛起的主要因素、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伤痛以及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你应如何做等三个方面,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①主题突出,观点正确,论从史出。②标题自拟,300字以内。③不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校名、姓名。
参考答案:三国崛起中的主要因素: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独立,南北战争则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体现了日本善于学习、重视教育的特点;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殖民扩张帮助这些国家扩大了世界市场,积累了资本等。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伤痛:三国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断遭到破坏,中华民族的危机一步步加深。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应采取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评析]
这类综合运用性试题难度较大,可以拉开不同水平考生的分数,从而体现试题的选拔功能。综观各地中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这些综合运用题,常常都体现了“世界史+中国史+学生自己的理解”的命题思路,即将中外历史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机整合,然后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解决此类题目,应先构思布局,列出提纲,形成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的解题思路,然后根据试题要求和提示,联系相关知识,归纳整理,在答案的组织上力求简洁流畅,层次分明。
对以往中考试题进行分析探究,总结其规律特点,指导复习,确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笔者在这里结合几道例题,谈应对中考之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