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五帮四扶”热潮
2008-04-21张庆生
张庆生
近年来,我们镇江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实施以“百村示范、百村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百村帮扶”工作,使大多数贫困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成效,村庄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党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为我市以大市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百村帮扶”工作,促进全市60个集体年可用资金低于1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尽快摆脱贫困,使近3000户年人均收入不足2500元的贫困户增收致富,确保我市今年以县为单位实现省定全面小康目标值,我们将立足镇江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五帮四扶”活动,努力开创扶贫帮困工作新局面。
五帮: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外在条件
帮助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现在种水稻一亩收益400多元、小麦一亩100多元,一年亩均总收入500多元。而发展优良品种的葡萄、草莓、水蜜桃等应时鲜果和茶叶、草坪、花卉苗木等特色经济作物的规模种植,亩均收入都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是传统种植业的10倍以上。至于发展规模养鸡、养蟹、养羊等高效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就更高。镇江新区大路镇照临村的农民与温氏集团合作,依靠规模养鸡脱贫致富,成效十分明显。该村农民建一个鸡棚,占6分地,一次性可养6000只鸡,一年可养3批,一只鸡净收益1元-1.5元,一个鸡棚一年总收益达18000元-27000元。当地群众说:“家里穷不穷,就看有没有鸡棚。”事实证明,发展特色高效规模农业,其经济效益要比传统种养业高得多,是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今后,我们将以产业规模化的新思路,引导和帮助贫困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激发和调动贫困户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积极性,帮助他们种品质优良、市场广阔、消费者欢迎、经济效益较高的葡萄、草莓、草坪、茶叶,帮助他们养有机鸡、优质蟹、良种羊,帮助他们吸引“三资”投入、扩大种养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帮助他们发展龙头企业、成立经济合作社、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帮助他们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从根本上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水平。力争今年使产业化扶贫基本覆盖所有重点村和70%以上的贫困户,受益贫困户年户均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
帮助建设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创新形式,更是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现在基层干部群众都说:“哪里的经济合作社办得好,哪里的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就早。”地处茅山老区的句容市天王镇的戴庄村,在全省成立了首家有机农业合作社,使全村100多户贫困户摆脱了贫困,其中70%左右的农户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20%的农户增加3000元,被日本农业经济专家称赞为“戴庄模式”。句容市后白镇西冯村的花木草合作社,带动村级集体收入22万元,辐射周边8个村、近2000户农户。丹阳市司徒镇屯甸村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当地700多户茶农增收约150万元。丹徒区成立的5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2183户,入股面积4201亩,大大提高了贫困农户的土地受益。我們将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农业经济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三大合作”组织建设,确保今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突破200家,带动农户率达25%以上。
帮助农民自主创业。创业是发展、富民的根本,只有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才能加快发展、富裕农民。句容市通过发放扶贫小额贷款的形式。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取得明显成效。该市已发放5637万元扶贫小额贷款,使88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500元,其中仅向张小虎葡萄园合作社就发放了45万元贷款。张小虎本人通过扶持不断做大做强葡萄产业,已成为我市第一位依靠农业创业,实现收入达100万元的农民创业者。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农民杜忠志的儿子,放弃在城里开车的机会,回家和老杜一道发展有机农业,现在全家年收入超10万元,是开车收入的3倍多。我们将在全市推广句容做法。针对农民创业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特别是缺政策、缺资金、缺技术等实际困难,真正从舆论上鼓励农民创业,从产业上引导农民创业,从政策上支持农民创业,从服务上帮助农民创业,为农民加快增收致富搭建创业平台。
帮助转移劳动力。加快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快捷、最有效渠道。丹徒区上党镇的丰城村总劳力是1700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洗浴业的劳力1100多人,占到了全村总劳力的64.71%。年人均纯收入1.2万元左右。丹阳市司徒镇的毛甲村总劳力是1200多人,长期在南京从事洗浴业的劳力有800多人,占66.67%,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左右。丰城村和毛甲村的增收事例有力说明,“转移一个人,致富一家人”。我们将认真总结、大力推广这些成功的做法,努力建立以解决农村贫困户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被征地无业劳动力、有劳动能力和愿望的残疾人等就业困难对象为重点的转移机制,努力做到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转移就业。
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加大经济薄弱村基础设施投入,不仅能直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造福当地农民,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薄弱村的自身“造血”功能,这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基础性保障。丹阳市司徒镇的杏虎村对全村道路、农桥、沟渠等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定位,组织实施了村“四通”(通路、通电、通水、通讯)工程,达到了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标准。句容市天王镇的戴庄村,有计划分步骤地投入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仅在白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上就投资了80多万元。我们将大力实施好农村新实事工程,结合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村道路、饮水、沼气、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确保农民得益受惠。
四扶: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内在条件
一是在精神上扶持。扶贫贵在扶志。我们将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增强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紧迫感以及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和调动他们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变被动接受帮扶为主动脱贫致富。二是在技术上扶持。农业适用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也是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最缺乏的资源。我们将把农民群众最需要的科学知识、种养技术特别是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适用技术,送下乡,送到村,送进户,送到农民手上,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三是在人才上扶持。人才缺乏,特别是头脑活、见识广、办法多的本土“能人”太少,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我们将加大对贫困村的智力扶持,帮助他们培养、培训和引进人才,特别是培养和引进那些爱农村、懂农业、乐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实用型“农教授”、“土专家”和“能人”。四是在班子建设上扶持。班子强,一强百强。我们将以“强基工程”为载体,强化贫困村两委班子的建设,真正把那些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有市场意识、有创业能力、有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愿望和水平的同志,选拔任用到村级领导班子中来,不断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五帮四扶”是我市深化新农村建设“百村帮扶”工程的抓手,是下一步全市扶贫帮困工作的重点,更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我们将同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努力把我市扶贫帮困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责任编辑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