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园三位一体 全面推进外包人才培养
2008-03-31
随着网络技术的开发运用和管理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服务外包产业应运而生。全球财富1000强中95%的企业已经制定了公司离岸战略。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我国应对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出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重要举措。
服务外包人才供需现状
随着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迅速发展,服务外包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瓶颈。无论是大连、深圳这样的国际外包发展基地,还是南京、天津这样拥有地区优势资源的服务外包基地,都亟需大批具有技术、管理以及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核心人才梯队,以提升本地服务外包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1、供给和需求的差距。我国软件外包市场以日本为主,有60%来自日本,大约15%来自美国,10%来自欧洲。就对日软件外包市场而言,虽然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目前在中国进行的软件开发只占日本业务总量的不到2%。因此,从市场本身的需求来说,对日软件外包有很大规模的市场空间,如果拿10%到中国开发,就是现在规模的近十倍。就这个数字来看,每年人才的输出还差很远,所以伴随着行业的成长人才一直紧缺。2004年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需求大约在1.2万人左右,但接受正规专业机构培训的适用人员却只有700人。
2、IT人才来源渠道。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统计,IT人才来源渠道为高校占68%,归国留学人员13%,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10%,在职培训7%,外籍人才2%。高等教育是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我国高校每年培养软件相关专业毕业生15万以上。
3、人才供需分析。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大的矛盾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教育体制培养的服务外包人才欠缺实际工作技能,与用人企业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教材内容滞后、偏于理论,学生参加实际操作的机会少,教师自身没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二是外企和出国成为我国服务外包人才流动的主要去向,而真正进入到国内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比例较低。
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一方面针对企业用人需求,提高学生的服务外包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切实改善服务外包的产业环境,提升区域服务外包产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齐鲁软件园服务外包人才培养333工程
从实际情况看,济南90%以上的服务外包企业由于人员短缺而无法承接更多的订单,国内外其它规模外包企业不选择济南的主要原因也是由于济南当地缺少服务外包专业人才。
基于这一现状,从人才培养创新理念出发,齐鲁软件园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人才培养333工程”,即在人才培养范围方面,“支撑本地、对接全国、辐射海外”,突出三个面向,将济南建设成全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在培养模式方面,按照“基础课程与项目实训相结合、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高端人才与基础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三个结合;在人才培养主体方面,引导和发挥教育机构、实训工厂、外包企业的作用,加强三个培训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主要采取高校定向培养、培训机构实训、企业实训三种培养模式:
1、高校定向培养。高校是目前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高校参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如时间充裕、成本低、场地设备等资源丰富。因此,开展企校合作进行特色培养和定制培养,已经成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齐鲁软件园每年举办二十多场校园产业宣讲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软件园和企业,并举办全省大学生服务外包技能大赛等活动,引导大学生选择服务外包行业,掌握服务外包相关技能。目前齐鲁软件园已与16所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其中山大齐鲁软件学院、山东建筑大学、经济学院、交通学院、济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商职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院校已开设了服务外包特色办及定向培养班;已与22所高校建立了初步联系。通过在高校设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点,形成以高校为培养主体的多点培养体系。
目前高校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主要采取外包特色班、定制班和研究生设立服务外包方向三种方式。
服务外包特色班 面向服务外包企业所从事的不同领域,培养不同方向的专业化服务外包人才。这种模式的实施方法是:服务外包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基础理论课学习完成之后,根据服务外包方向分成不同的专业小组,成立特色班(特指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大三或大四的学生),不同的特色班学习不同的基础理论知识;完成基础理论学习之后,进入相应方向的实训工厂或企业进行真实项目的实训,经过2-3个月的训练迅速达到上岗要求,由外包企业在特色班中选取自己需求的学员。
目前8所院校已经开设了服务外包特色班和定制班。
企业定制班 这种模式的实施方法是:服务外包企业按照自己的需求,直接向高校定制一批服务外包人才,先经过企业面试初步选定学生,然后在学校或企业完成企业要求增加的课程和项目训练,培训工程中由企业派项目经理讲授开发流程、开发规范等个性化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本企业真实项目的实战。培训结束后,企业进行第二次面试,一般90%以上的学员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
在软件工程硕士中设立外包方向。主要指的是对日MSE的培养,直接输送至日本、欧美软件开发企业进行实习,毕业后返回济南进入齐鲁软件园的外包公司。目前,齐鲁软件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正在进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合作。
培训机构实训。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先招生后就业的传统培养模式 培训中心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人才的初步选择,培养结束后,企业再选择;课程一般采用最先进的教材和外包实战开发项目,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国际化软件工程的基本技术、技能、项目管理、外包项目实战、IT日语、IT英语等近20门课程。
企业定制培养模式 企业先进行招聘,选择优秀毕业生,再委托给认定的培训中心进行培训,费用由学生、企业、政府三方承担,旨在将新招聘的人才培养成系统工程师(SE)和项目组长(PL)。
国外软件工程研修生与中方外包工程师共同培训 培训机构在日本、欧美招募符合条件的研修生,经过短期培训后组织来华进入培训班,与培训机构在高校招募的外包工程师按照1:5的比例组成中外混合班共同学习。学习结束后,外籍研修生将回国从事BSE的工作。对于考核合格的中国学生按照1(外籍):4(中)的比例,把中外混合班的学生派遣到日本、欧美外包公司中工作。目前,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浪潮培训学院正在进行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合作。
企业实训
作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齐鲁软件园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外包企业的聚集地,像NEC软件、大连华信、北京中讯、上海启明、杭州东忠等公司都已经在济南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NEC软件、中讯软件已经将集团的人才内训业务转移到济南,为全球各相关公司提供专业人才。齐鲁软件园为外包公司内训提供了公共培训平台,并协助外包企业在高校开展联合培训宣传,通过场地、设备、生源等方面的扶持,支持更多的外包企业招收大量的新学员进行培训;对企业在职员工的提升培训,齐鲁软件园通过公共的“齐鲁软件学堂”、“公共技术平台”等载体,根据企业的需求,邀请业界相关领域专家,每年开展50场关于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为员工的提升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机会。
通过以上培养模式的探索,齐鲁软件园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作已初见成效,2007年园区外包企业人数增长了将近一倍,同时也吸引了国内外其它知名外包企业纷纷来园区洽谈人才培养合作及入驻意向。(供稿:齐鲁软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