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寄养在中国
2008-03-29罗雪挥王小英
罗雪挥 王小英
平均每隔30秒,中国就有一个存在某种出生缺陷的婴儿降生。这是来自中国人口网2007年6月的消息。
根据这个概率测算,平均每年就有约100万左右刚出生的孩子身带缺陷,成为为人父母者永远的痛。
等待这些孩子的,有时是比病痛更残忍的命运。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总干事吴建英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在北方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弃婴都是先天有缺陷的病残儿童。她坦言这和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有关,一个有病的孩子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父母们无奈地选择了“遗弃”。
自2004年开始,民政部连续三年在全国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简称“明天计划”,为全国所有0至18岁、需要动手术的残疾孤儿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吴建英表示,如今只要福利院的孩子有手术需要,都可以申请该项目,但是来自社会的爱心救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比如类似“天使妈妈”建立的孤儿寄养点,因为决策简易,几乎是有孩子需要救助就立即就可以行动,而申请“明天计划”的孩子按照流程,则首先需要逐级上报。一些偏远地区得急重症的孩子往往耽搁不起。
2001年起,一些爱心人士开始在北京、包头等地积极建设孤儿寄养中心,其实这只是孩子们的过渡居所,是孩子们在手术前、手术后休养的临时家庭。如今光北京就有六七家,分布在顺义、大兴等地,大约有上百个孩子在寄养中心生活,他们将在寄养中心一直生活到被家庭收养为止。
吴建英介绍,这主要考虑到任何一个新环境對孩子都是一个刺激,不想让孩子更多的受伤害,而家庭,无疑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寄养中心的孩子大都经过中国收养中心安排,由外籍家庭收养。甚至大部分孤儿寄养中心也都是由外籍人士创办的,像“天使之家”这样完全依赖中国的民间力量,而且核心志愿者大都是在职妈妈们的寄养中心,在中国还是第一家。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桢对此给予积极的评价,他认为,孤儿寄养在中国是一个敏感话题,像“天使妈妈”这样的民间力量介入提供了辅助性的帮助。陆士桢介绍,在国外这样的组织有很多,这跟他们的福利制度有关。他同时认为这样的民间组织也有一定的风险,比如它们需要一个发展的环境,在一定的法律和社会管理下,将它们纳入法制轨道。
如今,“天使妈妈”正与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进行项目合作,由后者实施监督管理。福利院孩子的监护权利仍然属于民政机构,“天使妈妈”藉此可以申请部分救助款,同时也解决了救助的“身份问题”。
吴建英认为,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推广,只要具备条件的爱心人士,她们都可以提供这样的合作平台。
吴建英建议,福利院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也要走出来,看到社会的救助力量,同时能腾出手做其他事情,比如对社会开放、提高福利院人员素质等。事实上,与“天使妈妈”们合作的一些福利院已经开始有了改观,比如开始筹款承担孩子们的前期检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