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土地上的将军园

2008-03-26魏本浩刘冬兰

老友 2008年3期
关键词:步道望月塑像

魏本浩 刘冬兰

去年金秋十月,我们随同吉安县的老干部们来到江西省吉安县将军园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江西省吉安县是一个历史红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从吉安县这块红色土地上出征了一批又一批英雄儿女,数以万计的庐陵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斗争,捐躯疆场,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全县仅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革命烈士有10049名。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余秋里等46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为了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先辈的爱国精神,吉安县人民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之际,在这块红土地上建立了一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和县城景观于一体的“将军公园”。

吉安县将军公园庄严肃穆,气势宏伟。该园位于吉安县县城东部庐陵大道与吉安大道交汇的三角地带,在原有的景山公园基础上改建而成,整个园内规划面积为76.49亩。规划布局分五部分:“十万工农下吉安”大型主题雕塑、将军塑像园、革命英雄纪念碑、革命题材浮雕墙及将军生平纪念馆,整个公园集瞻仰、革命传统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第一期工程(塑像园、浮雕墙、纪念碑等)已于2007年7月31日完工,并于2007年8月1日舉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开园仪式,作为吉安县人民向建军80周年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敬献的贺礼。

将军公园的大门造型是一面迎风高举的红旗。这飘扬的红旗,不仅告诉我们这些将军为新中国的成立洒尽了毕生的热血,更寓意着46万庐陵儿女将牢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让将军们那种不怕牺牲、富有理想、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在红旗的指引下,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平安的新吉安县而努力奋斗!“将军公园”四个大字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处处长卢中南先生题写的。

沿着主游步道,我们瞻仰了以余秋里等46位开国将军的半身铜像为主体的塑像园。在讲解员的提醒下,我们发现主游步道共有80步台阶,这个数字是对建军80周年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80周年的纪念。将军公园的核心是塑像园和纪念碑。塑像园共设计了9个少将台、2个观碑台、2个歇步台、1座望月亭、1个望红台和1座革命英雄纪念碑。13位中将的塑像面向纪念碑伫立围合,33位少将塑像三位为一组,分布在从主游步道伸出的枝状道路上的少将台和歇步台上。将军塑像全部采用半身像形式,以铜为材料,基座用花岗岩建造,上面刻有将军的生平简介与历史功勋。

纪念碑位于将军公园的中心,碑高18.4米,正面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题写的碑名“革命英雄纪念碑”,背面镌刻的“红军精神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解放军画报社正师职美术高级编辑李力生题写的。纪念碑分4层,以节节升高的山的造型象征革命的不同进程,以及将军们的前仆后继。碑下有19级台阶,台阶宽4.6米,数字寄托着对以46位将军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们永久的怀念。

从望月亭的台阶往下走,是将军公园的次入口。在次入口广场的挡土墙上,是一幅采用传统三联画叙事方式设计的大型浮雕。中联为东固会师,描写的是一九二九年二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历尽艰辛辗转来到吉安县,在东固与江西地方工农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胜利会师的喜悦场景。左联描述的是余秋里将军断臂的故事。右联描写的是曾山临危受命,与战友惜别时的场景。

“十送红军”是家喻户晓的江西民歌,根据歌曲中描绘的情景,将望月亭和望红台安放在将军公园里。望月亭里的诗词书画全部都与革命战争题材相关,以“红军九打吉安”、“送郎当红军”、“十送红军”等历史史例为背景,展现了当年军民团结战斗,军民鱼水情深的情景。

许多老干部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游览将军公园的过程,是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历史的过程。这里的每一件实物、每一句话语,都闪耀着永恒的光辉。这里是牢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的最好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在这里,我们接受了一次庄严的革命洗礼。

责编/海燕

猜你喜欢

步道望月塑像
浮尘
品诗赏词
五彩上学路
鹅卵石
塑像和井
望月怀远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守得云开望月圆
录唐·杜甫诗《望月》(草书)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