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嫦娥探月工程中的几个天文学术语

2008-03-24李竞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1期
关键词:月食日食水星

编辑先生:

最近,各大媒体对“嫦娥一号”的报道中,我时常会听到一些天文学范畴的术语,但是我查阅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天文学名词》,发现里面并未包含,比如“撞击坑”“极轨道”等。另外,关于已公布的“凌日”这个术语,既然天文学中有“日食”“月食”,为什么不能是“日凌”呢?

读者:祁晓

祁晓先生:

编辑部委托我回答您的问题。 嫦娥探月工程是航天科学和航天工程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涉及该学科的众多术语,也不可避免地要应用有关的天文学名词。你提到的几个术语属于已出现并流传,但与已规范的天文学名词不一致。

“极轨道”是对polar orbit的直译,在天文学的规范名词已将其规范为“越极轨道”。从内涵上来讲,“越极轨道”比“极轨道”更准确、更完整、更清楚。 而“ 撞击坑 ” 和 “ 陨击坑 ” 是一物两名。 因在已

公布的天文学名词中,已有诸如陨石、陨铁、陨星、石陨星、铁陨星、陨星、陨击等名词,所以我们将因陨击而形成的地貌称为“陨击坑”,实际上与“撞击坑”是同一事物。

最后,重点谈一下“日凌”。“凌”是自古有之的天文学经典术语,内涵是“欺凌”“侵犯”之意。“凌”是个动名词。当内行星金星或水星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近似处于一线之际,地球的观测者会看到呈黑色小圆面状的金星或水星在日面横穿而过。天文学家将此现象称为“凌日”。遂有规范名词“凌日”“金星凌日”和“水星凌日”。如今,更衍生出卫星凌行星,如木卫二凌木星、土卫六凌土星;探测器凌行星,如伽利略凌土星,等等。然而,在天文学的规范名词中从来没有过“日凌”一词。正如您所问,既然天文学中有“日食”“月食”,为什么不能是“日凌”呢?这个问题很好。其实,在中国固有的天文学术语中,“日食”实为“日蚀”,“月食”实为“月蚀”,即天体“被侵蚀了”。今日通用的“食”是“蚀”的简化。因此只能是“日食”,不能是“食日”;同样,只能是“凌日”,不能是“日凌”。不过,如果认为“日凌”是航天术语,而非天文学术语,那就另当别论了。

猜你喜欢

月食日食水星
巧观日食
日食和月食
水星上有好多水吗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
一日食,四季过
水星上有好多好多水吗
壮美的日食
半影月食
水星东大距
水星:在辞“旧”迎“新”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