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苏北小岛在农信社支持下的变迁历程……
2008-03-22朱彩涛朱磊
朱彩涛 朱 磊
骆马湖是江苏省四大淡水湖之一,戴场岛就处于骆马湖之中。这个仅有80亩陆地面积、179户居民、600多人口的小岛,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长寿岛”、“小康岛”等各种美誉簇拥着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岛。
然而就在几年前,这个小岛还是个贫困交迫的孤岛。
戴场村支部书记张柳说,在戴场岛的发展史上,有两件事永远不能忘:一个是1998年,这个全省最后一个无电村拉上了电线,从此岛上的居民在夜晚看到了光明;另一个是2002年,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登上了小岛,从那年起,岛上的发展一年一个大变样!
从世代捕捞到特色规模养殖
现年83岁的刘德伍老人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他亲身经历了戴场岛的沧桑巨变。在他的大半生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全岛多年来只有一个学校一个老师,无电无自来水无通信工具,看不到报纸听不见广播,岛上村民世代以捕鱼为业维持生活。20世纪90年代初,村民开始引入养殖技术,进行小规模的水产养殖,但由于岛上基础设施太差,村民不懂技术,缺乏资金,养殖收益一直不高,规模发展缓慢。
2002年,宿迁市区信用联社皂河信用社来到岛上调研,决定将戴场岛的养殖业纳入信用社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当年,皂河信用社就在岛上开展农户联保贷款试点,对符合要求的联保居民发放2000、3000、5000元不等的小额贷款,依靠信贷资金的支持,小岛上村民养殖规模从几亩扩张到数十亩,甚至上百亩。信用社不仅给岛上的渔民带来了资金支持,更带来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科学种养技术,帮助小岛渔民做活“水文章”,打特色牌,唱拿手戏。数年的扶持打造,使戴场岛与皂河镇其他特色产业紧密连为一体,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堤顶树成行、坡面瓜菜果、水中鱼蟹虾、田中稻麦香、湖中围三网”的立体协作、种养结合、适度开发的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变单一种养为复合、混养型综合种养,走出了一条生态型有机养殖新路子。皂河信用社每年对这个小岛投放贷款达300万元,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戴场岛基地生产的“戴场岛”牌青虾、银鱼、螃蟹、青皮鸭蛋、大米五大类产品已通过了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成为市场上畅销产品。其中银鱼、螃蟹、青虾等特种水产品还远销日本、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出口创汇。与传统农业种养模式相比,亩均增收1500元以上。
贷款申请从7天缩短为1小时
说起信用社的贷款难不难贷,村民蔡万标惊叹:“信用社的贷款发放效率快得令人不敢相信!”在他的记忆中,信用社最初为岛上居民提供贷款服务时,想顺利获得一笔贷款并不容易。因为戴场岛距皂河镇陆地有20多公里,村民想申请贷款,先要到信用社提出申请,然后回家等候信用社的信贷员来调查了解情况,待信贷员调查结束,评定符合贷款条件和额度后,村民再行船到镇上办理相关手续,取得现金,这样往返数次至少要花上一个星期时间,来回仅消耗的油费就要300多元,不菲的成本令小岛居民和信用社难以承受。
2006年,宿迁市区联社在全辖农村推行“集中授信、连片放贷”的阳光放贷模式,使长期以来农民贷款难、手续繁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集中授信,连片放贷”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公开、集中对农户进行贷款额度授信;做实这步工作后,信用社便立即着手展开第二步工作,即进村集体放贷,实行办公进村组、送贷到农家。信用社排列公布出进村放贷日程表,严格按时间安排履行承诺,深入各村组集体办理贷款手续,分工作业,阳光操作,按照事先评定好的授信金额,为申请贷款的农户足额办理贷款手续,前来申请贷款的农户只需将已经在家门口就办齐全的手续拿到信用社,即可取得现金。“集中授信、连片放贷”让戴场岛上的渔民一片欢呼。
2分利息的高利贷与6厘利息的小额信用贷款
戴场岛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岛上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更体现在小岛居民的思想意识的变化。2004年,戴场岛被宿迁市区信用社评为首批信用村,这其中也倾注着信用社工作人员的大量心血。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多年来,岛上村民的信用意识淡薄,渔民想发展生产全是靠借用民间高利贷。2002年,信用社开始扶持小岛发展,对其投放小额贷款,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村民的思想意识,改变这里的信用环境。每次上岛,信用社的信贷员们都要备足干粮,白天驾船到鱼塘边、围网旁逐家挨户了解渔民家庭状况和养殖情况,晚上就住在小岛陆地上给农户建立信息档案。信贷员吃住在岛上很快与岛上居民建立了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穷可贷,富可贷,不守信用不可贷”的宗旨已经深深地培植在这个小岛上。
戴场村支部书记张柳在谈起小岛的变化时如数家珍:“自从评上信用村,信用社6厘利息的贷款已基本可以满足渔民需求,2分的高利贷没有了市场,居民的诚实守信意识明显增强。”
皂河信用社主任陆敬西对此深有感触:“如今的戴场岛渔民的信用意识特强,贷款到期归还率达100%,岛上渔民已将自己的信用记录视为最宝贵的财富,这是了不起的转变!”
170户渔民与1500万元贷款
谭运飞是戴场岛上的“名人”,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个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但是对于长年生活在岛上靠捕鱼为生的谭运飞来说,支付两个孩子读完大学的费用从何而来,是压在他头上的最大困难。就在谭运飞压力重重的时候,皂河信用社为他办理了5000元小额贷款,帮助他在水上开起“百货商店”,此后,随着老谭商店生意的红火,信用社的贷款也从5000元逐年调增到1万元、1.5万元、2万元;信用社还帮助老谭承包了30亩水面围网进行鱼蟹养殖,每年3万元左右的纯收入使得谭运飞脸上的愁云早已消逝无踪。“如果没有信用社帮助,真不敢想象会有今天!”憨厚的他每和邻里拉家常时,总会流露出对信用社的感激之意。
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岛上179户村民中常年与信用社有信贷业务关系的就有170户,皂河信用社累计为这些农户发放贷款1500多万元,帮助他们搞技术养殖、水产品深加工等作业生产。
在信用社贷款的支持下,岛上渔民的养殖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养殖水面从2003年的5000亩发展到如今的15000亩,户均达到100亩以上,渔民的经济收益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快改善,长寿老人越来越多。岛上年人均收入从2002年以前的1000多元增加到2006年的6000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已占居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戴场岛被人称做“小康岛”和“长寿岛”。
昔日的“小孤岛”,今朝的“小康岛”,戴场岛的变迁历程凝聚着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戴场岛的变迁是宿迁市区信用联社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的一个缩影。(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区信用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