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终点
2008-03-18郭月辉
郭月辉
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题记
看秋风萧瑟,你会想到“无边落木萧萧下”,还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看腊梅竞放,你会想到“零落成泥碾作尘”还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束射进房间的阳光,你会欣赏阳光的灿烂还是厌恶地看着阳光下飞扬的尘埃?
同样的风景,看风景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心态,于是有了不同的领悟,不同的选择。这个世界便有了成与败、荣与辱的交响。
生于乱世,面对国破家亡,有的人妥协投降,苟全性命,有的人昂首挺胸,坚贞不渝。苟且者得以维持生命的残喘,无畏者能够留存万古的芳香。
文天祥就是后者。敌寇的铁骑铮铮压不倒文天祥的铮铮铁骨,两万大宋俘虏反衬了文天祥的傲然正气。“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他这位人中豪杰在历史的血与火中被冶炼成坚不可摧之钢。他作为民族魂魄在中国的史册上放出了熠熠光芒。
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年代。战鼓咚咚交织着马蹄声声,刀枪叮当伴随着多少人在临死前的惨叫和悲喊。敌寇气势汹汹地踏上大清国土,千古名园圆明园一夜之间化为灰烬,留给后世无尽的叹惜与愤慨。当局者何在?风烛残年的慈禧早已夹尾逃窜,受到世人的唾骂。
出身的富贵与否,智力的高低之分,相貌的动人抑或丑陋,这些先天的因素无法由我们自身定义与逆转。而后天的成长环境或人生际遇你可以在行动中彰显自我的意愿与态度,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完成人生。文天祥、慈禧,只因生活态度的不同,便一个万古流芳,一个遗臭万年。
是啊!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会说:“真是太幸运了,还有半杯水。”也有的人会感叹:“太可惜了,只剩下半杯水。”这便是两种不同的态度。积极的人会因为半杯水的存在精神饱满,而消极的人会因其变得更加沮丧。
面对漫长的人生旅途,面对各种人生形式,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喜怒哀乐,我们都必须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生活带来的一切。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那就勇敢地面对黑夜的孤独;风露清愁,事事难料,那就坦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那就淡然地对待宿命的捉弄,从容地接受生活的不幸,从不幸中细细咀嚼幸福与快乐。
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有人设置一个又一个目标,穿越一个又一个障碍;有人畏惧路途遥远,漫漫无期,于是裹足不前。
生命的终点指在何方,与起点无关,只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评点 潘洪刚
文章以排比式的反问开篇,鲜明有力地切入论题,接下来,通过层层分析,论述了态度决定人生这一观点。文章以文天祥、慈禧事例进行对比,并以故事和大量的比喻来进行说理,形象有力。文章结尾,卒章显志,亦可谓水到渠成。只是论述尚嫌浅稚,史实掌握也有不到之处,但仍不失为上乘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