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应注重教育内容的选择
2008-03-16高天虹魏智芳
高天虹 魏智芳
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这种目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的培养的目的性,既通过文化的传递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学校在教育目的确定下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实现既定的教育目的,即:采取什么方法向受教育者传递什么文化以实现教育目的。对这项工作,笔者称之为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高校要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教育内容的选择对地方高校来说尤为重要。本文拟在论述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选择的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地方高校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的问题。
一、学校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的选择
学校的教育过程既不是传递和传授人类积累的全部文化,也不是简单、僵死地“复制”固有文化的过程,而是有一个选择那些最有价值的文化作为教育内容,以及有效地组织这些内容,以实现教育目的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学校教育中的课程编制和课程教学予以实现的。
教育学界对课程的概念有多种说法,因为本文在这里论述的是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所以,引用的是社会学者劳顿(D·Lawton)和阿普尔(M·W·Apple)关于课程的定义:课程是一种法定知识,它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具有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三个特点。规范化是指课程是一种符合教育目的以及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所要求的文化内容,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选择确定的教育内容。程序化是指课程所传授的文化材料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次序编排。具体化是指课程所传授的文化资料要具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得以把握。
社会上的各种文化成分进行选择和提炼后,才能成为学校教育中的课程。根据我国学者陈桂生在其著作《教育原理》中的观点,从文化资料到学校的课程要经历从一般文化中选择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从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中选择合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的文化,即所谓的主流文化;从符合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中挑选具有教育价值的文化,即基础的文化的筛选过程。
社会文化在经历三度筛选之后,成为“法定知识”进入课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产物,都是带着自身文化的影响去传授和学习“法定知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各自都会对既定的教育资料进行再一次选择。
对于教师来说,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要对“法定知识”进行再一次选择。首先,尽管整个教师群体在总体上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者,但教师中实际上存有“主流文化代表者”、“非主流文化代表者”和“反主流文化代表者”之别,后两者不会将课程全部内容忠实地教给学生,而会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其次,由于每位教师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法定知识”的理解各不相同,对重点内容的把握千差万别,由此造成教学过程中实际传授的知识有所差异。再次,教师出于对受教育者具体情况和原有基础等方面的考虑,也会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
我国学者吴康宁将教师对“法定知识”的增减与加工称为教师的“课程重构”。这种教师重构后的课程可称为“师定课程”。只有“师定课程”才是课堂中实际运作的课程。因此,“法定知识”实现其功能的首要前提是转化为“师定课程”。由于“师定课程”内容和“法定知识”内容在学生眼中均具有“法定性质”,因此不同教师任课班级的学生实际上在学习着不同的课程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在进入课堂之前,已是自身所处文化环境的产物,因此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时,必然受到已有文化的影响,形成“主动”和“被动”两种选择。一是学生从自身已有文化出发对课程内容作出的主动选择。二是学生出于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对课程内容作出被动选择。这表现在:教师所说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听来,意思可能截然相反。因此,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所学到的东西往往是不同的。由此可见,预期的教育目的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法定知识”的最终选择。
二、地方高校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注意的问题
在我国,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科技文化服务的职能,但一般来说,地方高校在办学历史与经验、办学条件与设施、师资队伍与科研水平、生源的整体素质与原有文化基础等方面,同全国的重点高校相比,客观上均稍逊一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和落实教育内容就成为地方高校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在这个环节上地方高校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选择教育内容
在我国当前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鉴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高校教育发展水平不一和教育对象需求的多样化等原因,使人们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分类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选择。在这种选择下,个别化、适应力、创造性,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为了应对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市场的竞争,对高校而言,谁拥有特色,谁就能占领人才市场;谁拥有某一领域的优先权,谁就拥有研究和开发的空间。因此,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色选择教育内容,这项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但教育教学内容的趋同化目前仍然是不少地方高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学校可以在办学特色上侃侃而谈,而在课程的实际编制上,或照搬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课程设置的一般要求,或盲目追踪重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现成结果,从而使自己的特色成为一纸空谈。
在这个问题上,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在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校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工程实践训练明显不足、工作技能达不到工程一线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盲目追求研究和设计、轻视工程实践、存在向学科型教育靠拢的倾向等问题,在对当地相关岗位和岗位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后,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此基础上,自2001年起,该校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始终贯彻“坚持融知识、基本素质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面向社会、面向行业、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敬业、负责、能吃苦、讲奉献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上,与普通本科同样的专业相比,理论课程的门数和时数相对较少,深度和广度相对较低;有关施工技术和管理课程设置的范围和数量相对较多;实践教学时数明显大于普通本科并具有特色。该校的专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选择教师,正确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使其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教师对“法定知识”进行再一次选择或“课程重构”,是教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课程重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动性的表现。对教师来说,进行教育有一个要对现有的文化材料进行理解、评价和选择,并将选择出来的文化材料组成使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逻辑体系,再以适当的方法传授给受教育者的过程。为了完成这一过程,本身就存在教师对现有文化材料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如果不能履行“文化再创造”的职责,只能照本宣科,那么他就不能胜任教师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本身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传递过程,而且是一个文化的创造过程。目前的问题在于,地方高校如何使教师的“课程重构”或文化的再创造符合学校培养目的的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根据本校的定位、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教师。目前,高校在选择教师时,更多看重的是“学历”、“学位”,引进的教师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即使一些留学归来者,也多是理论胜于实践,很多人并不能用实践、实例、经验来指导学生,抄袭与模仿者居多,致使我们的教育空洞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用人单位也不愿接受学成的毕业生。因此,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可以考虑选择生产第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回到教学岗位从事教学工作。在选择这种人员时,可考虑对一部分人采取短期聘任的方式,使其不脱离原来的工作单位,并称之为“指导教师”;对另一部分水平高、知识较全面的人员,可采取长期聘任的方式,并授予其相应的教学职称。这些人员在生产实践中所遭受的失败的磨炼,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警示或启迪作用。
二是根据本校的定位、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来培养教师,有意识地引导教师的科研和教研方向,使其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一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生产实践经验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的学校也不可能不引进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对此,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可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我国“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些教师培养制度,即:对于到高校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首先,要求其下到基层进行一年至两年与专业或今后工作有关的劳动,在实际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熟悉生产流程、工具、工程、材料,熟悉作物生长、整治、收成,熟悉商品交易、货币融通过程等有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接受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其次,要求其在学校工作先从助教做起,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辅训练,有了比较稳定的以及符合学校办学特色的科研或教研方向时,才给予走向讲台独立授课的机会。
3.根据学校的教育目的,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机会,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使其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
学生对“法定知识”内容的选择,也是教育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从年轻一代受教育者来说,在他们身上不仅有其所经历的文化环境的烙印,而且他们既要在未来的新的时代生活,同时又要在新的时代谋求新的发展,与传统时代不同的新时代的要求会使年轻一代形成新的需求和新的理想生活价值目标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不仅是要传授已有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个人人格精神,最终唤醒个人的意识,使其具有自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并有所创造,增加文化的新成分。因此,学生的学习也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复制”传统的文化知识,从而也必然存在对教育内容的选择问题。但是,我国目前高校存在着专业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小,知识面越来越窄,对教育内容选择越来越少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地方性高校为了使学生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是通过以学习为主的各种活动能动地发展自己的。一个人的潜能和遗传素质、外部环境和教育,都不过是为这个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或阻碍的条件,而不可能自动地转化为个人的发展现实,它们都要通过学生的活动发生作用。这里的“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亲身参与且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社会(包括校内的)实践活动。从人的潜能和遗传素质来说,这些因素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但如果没有活动,它们只能作为“前提和条件”沉睡在人体之中,无从发挥,无从表现,也无从发展。只有在活动中,个体的素质和潜能才能被“激活”起来,并得到运用和发挥,才使它们从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变成现实个人的发展。从外部环境和教育来说,这些因素纷繁复杂,并不都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只有那些构成活动对象的环境,才能表现出它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因此,为了使学生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高校应有意识地创设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环境与机会,如创设科技发明、文艺生活、体育健身、社团组织、社会调查等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教育所能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对学生活动的指导,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学会识别、选择、利用、控制和改变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从而获得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成长和发展。
二是拓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使其学习、创新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以工科专业为例,应强调学生对多种学科、多种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把学习的范围扩大,要懂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要对环境、气候、地球的产生与演变,山川河流、动植物的形成与演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多做些了解。这样,学生在进行设计练习时,才会自觉地从“人”这个主体到“环境”这个载体更深层次地去思考设计方案,使自己的思想创新更进一步地融入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使自己的发展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高教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