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信 下台不出局
2008-03-15于英红
于英红
在泰国还从未有一位政治领袖像他信这样在下台之后仍然扮演着政治操盘手的角色
当流亡国外17个月之久的泰国前总理他信回国时,其支持者和反对者或热情或保守的复杂欢迎态度证明他依然是一位具有强大影响力和个人魅力的政治家。在新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崛起之前,他信主义成为泰国人情愿或者无奈的选择。
2006年9月军方发动政变夺权、随后解散他信麾下的泰爱泰党,对他信的影子束手无策,从泰爱泰党旧部力量整合到沙玛的他信影子内阁,下台的他信从未出局过。
2007年5月30日,宪法法院认定泰爱泰党在2006年选举中舞弊指控成立,不但政党被解散,高层也被处以五年内不得从政的惩罚。为了规避这些限制,他信选择与泰爱泰党政治理想接近的人民力量党合作来保存实力。7月,约300位泰爱泰党的前下院议员以及候选人加人人民力量党来迎战年底大选。
在人民力量党党魁的人选上,他信颇费了一番脑筋,他需要一个既愿意听命于他又缺乏掌控政治乱局能力便于他挥之即去的代理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右翼政客沙玛成了最佳人选。沙玛在71岁高龄被委以重任冲刺大选自然感恩于他信的提携,其右翼身份和保皇立场既减轻了来自右翼的猜疑也免除了先前他信遭受的对国王不忠的指责。更重要的是沙玛虽在政界跌打滚爬了30余年,却建树无多。而泰国目前的政治局势并非沙玛之辈所能控制,这更能够凸显m他信的重要价值。
2007年12月人民力量党在大选中胜出再次验证了他信主义在泰国旺盛的生命力。其所得选票主要来自原属他信支持者阵营的东北部,而在沙玛曾就任市长的曼谷市得票率很低,人民力量党的竞选纲领俨然是他信时代政策的翻版,选民通过选择沙玛来曲线支持他信。
就政策而言,沙玛政府公布的新政纲不但吸收了他信政策的民粹精华,恢复他信时期对农民和小业主的贷款资助、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就连他信政府备受争泌的打击南部毒品走私政策也照搬过来。他信回国后,新政府表示愿意聘他信任经济顾问。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军事政变后他信主义意外地赢得了反对党的青睐。先前强烈反对他信政策的民主党在2007年底大选中模仿其民粹策略,向农民和城市贫民承诺将会启用比他信政府更为优厚的倾斜政策。
实际上,他信主义大获全胜是泰国在巨大城乡结构情况下必然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上世纪60年代泰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造就了以曼谷为中心的富裕的都市圈,但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利益却被忽视,几十年下来城乡差距日益扩大。
一旦实行政治民主化,占据人数优势的贫民就有机会利用选票把民粹政客选上台,于是民粹色彩浓厚的他信主义应运而生。在泰国城乡差距未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缓解之前,他信主义的政治前景依然看好。
不过,虽然如今局势虽有所缓和,但这并不意味着泰国的政治风险已经解除,或许另外一场大戏才刚刚开演。
沙玛上台和他信回国都让军方感到惴惴不安,虽然沙玛表示不会追究,他信也表示将邀颂提切磋高尔夫,但仍然解除不了军方对秋后算账的忧虑。
为给自己留后路,军方在2007年8月全民公投过的新宪法使军方成为与官僚体系、皇室共同主宰政局的三驾马车之一,当时流亡英国的他信表态说新宪法是“在开民主倒车”,是“毒果子”,如今回国的他信能否容忍倒车继续行使,尚是疑问。
此外沙玛继承的他信政策在社会经济上难以减轻曼谷中产阶级和东北部利益上的巨大隔阂,民主党议员认为只会“加剧国家法分裂”,况且军政府时期经济发展停滞,使沙玛的济贫方案因为资金匮乏难以施展。
至于泰南的社会动乱,他信政策只能局部减少贩毒者的数量,消除不了南部向曼谷要权的政治诉求。沙玛拒绝了学者们提出的“泰南自治”方案,唯恐成为泰南独立的前奏。
他信选择在这一时机回国恰到好处,政治高风险增加了其从幕后走到前台收拾局面的几率。而且在泰王主导下的三角斗格局中,泰王年事已高,他信勤走王储路线会为他加分不少,他透露,王储访问英国曾亲自拜访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