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什么样的京剧进校园?
2008-03-15傅谨
傅 谨
戏曲的唱腔流派,魅力就在于各自不同的韵味,这是最深刻的文化积淀与结晶。但这些并没有为“样板戏”所继承
今年2月,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这份以教育部办公室名义下发的通知说,有关部门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各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也是社会在整体上对传统艺术更多尊重和敬意的表现,是京剧界人士长期以来呼吁的结果。
大部分国家的美育都包含戏剧、音乐、美术三大门类,我国基础教育中奇怪地排斥了以戏剧为主的表演艺术课程,美育只关注音乐和美术。戏剧第一次被加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之中,改变了艺术教育原有的格局。
在青少年精神成长过程中,接受传统艺术的教育非常重要。艺术教育归根到底是情感教育,一个青少年若不能通过接受传统艺术教育,学会用本民族的方式表达与交流感情,那么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断裂就会不期而至。在此之前,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艺术教育课程基本以西方艺术为主,或者是一些仿照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创造的所谓“民族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一代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疏离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民族情感淡漠的根本原因之一。传统艺术教育其实是最直接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比那种表面化的、空洞的说教方式要重要和有效得多。
所以,教育部推动京剧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现了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包括戏曲在内的民族艺术认识的根本变化。就大方向而言,它当然值得肯定。
如果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戏剧课程缺失的状况,那么,把中国戏曲的一些经典唱段加入音乐课,就有双重的意义。中国的民族音乐成就最高和最丰富的表现形态就是戏曲音乐。中国音乐由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部分组成,宫廷音乐传统从清代以后就中断了,但是各地方的民间音乐依然活跃,它们大量地存在于各地方的戏曲剧种里。兼之宫廷艺术的影响,清代以来,戏曲音乐成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的结晶,在声乐和器乐两方面都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因此,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民族音乐之精华,足以改变学生们只片面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窘境。
然而,京剧进校园引发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尤其是在京剧界、戏曲界同样引发了激烈批评和强烈质疑。其中的焦点,最集中地表现在15首京剧经典唱段里,有三分之二是“样板戏”的唱段。
30年来,我们对待样板戏的成就或者失误,都还缺少深刻的、准确的、全面的认识。仍有相当多的人简单地把样板戏当作政治的附庸,也有人简单地说样板戏代表了京剧现代创作的最高成就。
而样板戏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它曾经被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更在于它有意识地通过对中国现代史的改写鼓噪非理性的个人崇拜,以及它相关的社会关系——对阶级斗争的描述,都是破坏性远多于建设性的。然而,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很多人依然认为,这些艺术作品可以当作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的教材。这种只看到“样板戏”在艺术上的精致,忽视它在艺术思维与价值取向上背离京剧文化传统的倾向,是无法准确地评价与认识“样板戏”的。
就音乐创作而言,样板戏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音乐思维的影响,更偏重于通过西方音乐技术手段改造京剧原有的旋律,因此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思维不是注重京剧流派,是注重技术而忽视了文化。表面上看,作曲、配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在提高,可内在的人文意蕴与内涵却在消退。
无论是谭鑫培、余叔岩还是梅兰芳、程砚秋,他们都不是在京剧音乐的技术表面上下功夫,而是在韵味上下功夫,去探索用音乐表现特定人物情感内涵的多种可能性。戏曲的唱腔流派,魅力就在于各自不同的韵味,这是最深刻的文化积淀与结晶。但这样的努力,并没有为“样板戏”所继承。
恰恰因为放弃了在文化与情感的深度体验方面的追求,“样板戏”在音乐上浅显易懂,也因此易学好唱。从这个方面讲,它们当然比传统京剧更适宜于中小学音乐课,它好像是一条捷径。但悲剧就在于,它恰恰把京剧里最核心的、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给舍弃了——没有流派韵味的京剧还是京剧吗?
所以,无论政治还是艺术方面,让“样板戏”唱段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都是欠考虑的。诚然,教文化底蕴更深厚的传统戏比起教更接近于西方音乐的样板戏,确实有更大的难度,对师资要求也更高,然而,也才可能真正让学生们从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切身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真正魅力。
京剧进校园是件好事,可要不是教给学生传统京剧的精华,而是把虽有京剧之名却未得京剧之魂的那种文化内涵肤浅的音乐传递给下一代,它究竟还算不算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