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非关系种瓜得瓜

2008-03-10刘乃强

南风窗 2008年4期
关键词:非洲国家发展

刘乃强

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外交政策完全是消极被动,韬光养晦,少有作为,那肯定不符合事实。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尤其是在非洲,从来都很活跃。中国至今依然把自己放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间,坚决拒绝应邀作为富国俱乐部G8成员,近年来推不掉,也只答应以观察国身份列席部分会议。过去20年,非洲在西方媒体简直就成了疫病、内战、饥荒的代名词,非洲各国前殖民地主的发达国家都想把它忘掉。但是中国在过去60年,一直都对这些穷朋友不离不弃。改革开放初期,一方面是本身自顾不暇,同时外交一段时期较为本位主义和短视,对非洲援助稍降,但很决便恢复过来。

不说远的,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中国外交部长出访,第一站必然是非洲国家。今年也没有例外,1月份未过,新任外长杨洁篪已经完成出访非洲回国了。中国在非洲长期的默默耕耘,最近才因为成果逐步显现,而为发达国家所注视和作出反应。中国在非洲的外交成果之一,是在去年中国举行首届中非高峰会议时,差不多所有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都来参加。日本紧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举行会议,意图吸引顺道的非洲国家元首,但却是门可罗雀。

事实上,日本自1993年开始,已与联合国及世界银行每5年便于东京举办一次非洲援助会议,今年明的第4N会议首次移师大阪,并计划发布“大阪宣言”,提出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非洲环境保育,和平及发展。日本毫不讳言,此举是要另辟蹊径,以抗衡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

非洲一直被欧洲视为“后院”。目前,欧盟是非洲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欧盟和美国还是非洲能源的最大主顾,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分别占非洲石油出口总量的36%和33%。如今,欧美更加紧拉拢非洲。欧盟上次与非洲国家进行高峰会议已是7年前的事,现在急起直追,于去年12月在葡萄牙里斯本再次举行第二届欧非首脑会议。27个欧盟国家以及53个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或代表出席了这场盛会。除了积极开展集体外交,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萨科齐2007年先后访问了非洲。美国也加大了对非援助力度,计划把对非援助在2010年增加到每年90亿美元,还大力对非洲的油气领域进行投资。此外,在去年6月召开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西方大国还联合起来承诺加大援非力度。同时,美国正在每个非洲国家敲门,积极为美军非洲司令部寻求总部基地,但至今还未找到落户之所。

中国正昂步进入非洲

美欧与日本促进非洲和平的方法当然与中国不同,它是通过财务支持,推销西方民主来达致。冷战结束后,一场多党制民主化浪潮席卷非洲,一时之间,西方十分得心应手。但中国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放在第一位,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中国更将心比心,一直无条件地付出真金白银,豁免非洲各国以亿计的贷款,支持实实在在的基础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帮助有血有肉的人民。中国认为内部种种问题只能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并且尊重非洲人民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坚决不插手干预。以苏丹为例,中国在西方威胁杯葛奥运的强大压力之下,依然采取友好斡旋和通过联合国和非洲合作组织维和等多边手段达致内战停火,而不会粗暴介入。

自1975年到1984年,非洲国家平均年年都是负增长,于90年代忽上忽落。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从1991年的500万美元,急升至2006年的12.5亿美元。同年的中非贸易总额达550亿美元,自本世纪开始,平均每年增长超过30%。今天中国已经是非洲的第三位贸易伙伴;每年对非洲的贷款,也十分可观。由于中国因素,非洲国家自本世纪开始,年增长率平均在5%以上。

中国正昂步进入非洲,并且对这黑色大陆的发展押下巨额注码。以加蓬为例,它的庞大铁矿早于1955年便已经发现,但西方国家始终不敢投资。最近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投入大量资金,修建水电站、铁路、深水港,全力开发。去年9月中国宣布将50亿美元贷款给刚于长期内战后恢复的刚果民主共和国。资助修建铁路、公路、医院和大学,以当地的铜、钴、金和镍矿的开采权来偿还。如有需要,贷款还可多增35亿美元。这是中国至今对非洲国家的最大笔贷款。与之相比,刚果民主共和国至今还在与国际货币基金会努力讨价还价,要求减免过去的50亿美元贷款。谁是雪中送炭的朋友,刚果人民自然心里有数。还有,该国总统卡比拉过去曾在中国国防大学受训半年,与中国的关系自不简单。这也说明了我们交朋友不是三天半月,握几次手,吃几顿饭那么肤浅;这同时也是发达国家短期内难以仿效和超越的。

去年11月,工商银行注资55亿美元,收购南非最大、以及非洲最大的标准银行20%股权。这是中国的银行最大一笔海外投资,同时也是南非最大的海外投资。标准银行市值210亿美元,资产总值1560亿美元,于南非有713家分行,全非洲240家分行。这一金融跳板将大大有助中国与非洲之间的投资和贸易往来。两家银行马上计划推出一个10亿美元全球资源基金,聚焦投放于中国与非洲特别是有关矿产和能源的产业。

今天中国在非洲49个国家中约有800家企业,24个省、市已经开放赴非旅游。而在非洲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法国人数最多,中国第二,但论纪律严明,是中国的好。

很明显,中国在非洲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看不到的情况和趋向,目前非洲最需要的并非更多援助,而是平等互利的经贸合作。通过贸易、投资和技术交流,中国有能力可以无额外条件提供资本、廉价而适合的技术、发展经验、工厂管理等各方面非洲急需的资源。

处理得当,就是一大机遇

如果处理得当,非洲大陆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機遇。如十七大所订的目标,到2020年的人均收入是今天的4倍的话,中国需要大量自身所没有的天然资源。非洲不但资源丰富,而开始逐渐脱贫的8.7亿人口更是中国工业制品的一大市场。

非洲因此是中国发展的天然伙伴。中国的投资进人这些国家,一般都与政府签订一揽子协议,在获得资源开发权的同时,更提供捐助、投资、低息贷款、技术支持、培训;建设楼房、公路、铁路、水坝及电厂等等有助当当地i发展的措施。此外,中国大量接收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并派出维和部队,以及医疗队伍等。在许多方面,可以说中国把非洲国家看作为自己发展的长期合作伙伴,而许多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也已经到了密不可分的士地步。因为对许多非洲国家来说,中国以发展为优先的策略,显然比西方以民主自由为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模式更优胜。中国对非洲国家以礼相待,不强加于人的态度,更加吸引人。

今天西方国家虽然用种种方法挑拨离间,但短期内很难起到作用。针对一些非洲国家和非洲合作组织要求中国雇用更多当地劳工和转移更多技术,去年2月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八国时,已公开鼓励中国企业增加投资,提供技术及管理培训,协助非洲发展加工及制造业,以提高就业和增加出口竞争力,并且拨款成立基金予以支持。他同时表示会致力使中非贸易更加平衡。中国与非洲各国共同发展的诚意,今天许多西方不存偏见的人士,已难以再有疑问,再下来只是非洲国家如何乘着中国的助力,快速前进而已。

从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已从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这几方面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中非关系的发展,就是这一理念落实的一种体现。这里有现实主义的一面,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成分。这更是现代国际关系从未有过的理论和实践,落实得好,很可能是中国和平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既是国际主义的要求,中国文化的传统,同时也是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一个自订的期许。“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让中国的强大为人类带来更多幸福。

猜你喜欢

非洲国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