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思想的新发展
2008-03-10陈丽华
陈丽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思想,又根据时代和实践总结改革发展经验,不断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宝库。
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理论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产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思想,又根据时代和实践总结改革发展经验,不断创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思想的宝库。
一、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根本问题
领导的根本问题是领导者和群众的关系问题,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胡锦涛强调“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因此,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说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贵在落实。胡锦涛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号召上。”要“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胡锦涛同志把政绩同权力联系起来,同实践党的宗旨联系起来,同人民公仆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同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强调:“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忠实实践党的宗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党和人民踏踏实实作出实绩,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目标定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战略举措,是党的新的领导目标的设定,标志着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社会成员间关系的调整。党的基层组织领导覆盖面的扩大、领导活动方式的创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成熟的标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转变思维方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解放思想,其中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从斗争性思维方式向和谐性思维方式转变。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谐思维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和为贵”的价值观。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都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但却有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有共同利益的纽带,有共同理想的指引。以和为贵,就是以团结为贵、以大局为贵、以整体为贵、以根本利益为贵、以共同利益为贵、以共同理想为贵。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还是要靠发展。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同时,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三、科学发展观是领导决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领导决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杰出运用,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它正确地处理了一系列矛盾和关系,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我们的“两难”的棘手问题。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它作为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的基本原则,并将其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树立正确的决策价值观,要着眼于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着眼于经济与文化的良性互动,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平衡与不平衡、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改革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等的辩证关系。这是领导实践中活生生的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艺术。
同时,胡锦涛同志特别强调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他说:“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从而体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和探求。它是领导作风,是精神状态,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外在表现和实践形式。
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
执政能力是见诸实践并为人民群众认同的本领,由多要素综合,包括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等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首先,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党执政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它包括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对执政规律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之上。“科学执政”还应包含改善行政体系、从技术上解决行政系统缺陷的内涵;民主执政是本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重要的执政能力。“民主执政”不仅应该包含决策过程中广泛吸取各方面意见、充分协商这种传统,而且还应具有民主程序建设的内容。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包含建设中国的法律体系、建设和完善司法制度和培育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依法执政来体现。依法执政的提出,标志着执政党从治国方略的高度,从制度和法制的层面上解决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问题,意味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是巨大的进步。
其次,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构成党整体的基本要素,是党执掌政权的直接承担者。党的执政能力首先是通过他们的能力来体现的。离开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就无从谈起。但党的整体的执政能力,又不是个体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简单相加。整个党
的执政能力,不但包含一个个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而且更大程度上是由党执政的体制和机制的科学性构成。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要体现到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素质提高上,也要体现到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上。用党中央要求做到“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这26个字定位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多年来探索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方式、规范党政关系的成果。
第三,执政能力建设也包含着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论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重大问题的时候,引人注目地把“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原则提了出来。不仅如此,党中央和国务院还部署实施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这不仅是因为在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发展的态势下,我们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比较好地获得解决。提高执政能力,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发布的2005年IMD全球竞争力排名,中国在全球60个经济体排名从2004年的第24位降至第31位。美国、日本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多在70%以上,我国只有39%左右。我国自主创新的技术,在很多领域和国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各级领导要善于保护“创新萌芽”,而不要把暂时处于落后的自主创新萌芽扼杀在摇篮里。
五、加强学习,做合格的领导者
“做合格的领导者”,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自勉并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为此,胡锦涛同志把领导集体学习、加强自身建设放在首位。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我党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形势,使领导集体的学习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坚持集体学习经常化、制度化。200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诞生,12月6日集体去两柏坡,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目前为止,基本上是每一个多月就学习一次。
二是尊重知识,勤于向专家求教。中央政治局每次集体学习,都邀请著名专家讲课,至今已邀请40多位。充分体现党中央尊重知识、尊重专家的精神。
三是勤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自2005年以来在国内考察活动达100多次。
四是学习与科学决策相统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党中央政治局的每一次集体学习同时是重大决策的酝酿和准备,都是为了探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规律性的东西。每次集体学习,主题鲜明集中,具有方向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它切切实实地使领导者学会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大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五是学习与自我修养相统一。要求领导干部常以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接受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