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路上

2008-03-10莫桑梓

中学生优秀作文·高中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好个秋愁滋味天真

莫桑梓

上世纪美国一本《On the road》扛起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旗帜,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一阵“在路上”的风潮。但跟风者有之,沉迷者有之,而身体力行“在路上”者复几人许?

在路上,绝不滞留,永远保持向前的状态。没有确定的目的地,到达不过是为了再次启程。虽然目的地不一定很明确,但毫无疑问拥有勇于探索与追求上进的精神,是与我们切实相关的。

就个人而言,我自出生便开始上进:幼儿园、小学、初中及至高中,以后还有大学、硕士、博士、工作,甚至更多的驿站。不管自愿与否,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自顾自地走下去。或许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必由之路。

但,我们也许弄错了,上帝本意是要予我们以欢乐,希望我们上进的过程中品一品人生的百味,获得心境的超脱与感悟,只是我们看错了世界。

就人类而言,从咿呀学语的原始时代逐步上进到热武器在手的青壮年时代,历史长河不是永不停歇地滚滚向前吗?我想只有这样,人类才会获得最为珍贵的“天真”。

我所说的天真,不是幼儿的无知亦不是闭塞落后的愚钝,因为孩童终将长大而现代文明也终会挤进闭塞的乡村。我说的天真,不是看破红尘的无谓无求心如死灰,而是返璞归真地看透前路,仍在走向死亡的路上手舞足蹈的平和心境。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的一首词道明了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或许只有失去,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幸福,“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样的悲凉又有几人愿意品尝?

在路上,却不仅是赶路。经历不同的事,看不同的人,欣赏不同的风景,虽然快乐,却不过是个过客。得耶?失耶?只有经历的人们才明了个中滋味。

或许当你毛发微白,你会回到故乡。只是你认得故乡,故乡却不记得游子。家乡的老人会笑问:“你来自何方?”你会泪答:“我来自远方。”于是你脚步蹭蹬,徜徉于墓前及膝的杂草中。

在路上,象征着永不停歇。谁选择了它,就应该明白自己的选择。很多人做出了选择,却悲哀地不知道自己要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可怜。

虽然别人眼里可怜,但只有自己知道,选择了自由的人也选择了“在路上”。不羁的人,谁能说谁错了?或许不停歇才是解题良方。

在路上,谁人不在路上?而几人识得在路上?

教师点评

文章集中论述“在路上”的一份清醒和一份执著——明了生命的质量、人生的意义并为之作不渝地追求。文章思考深刻,语言老到,援例精当,十分耐读。

(周 红、汤正良)

猜你喜欢

好个秋愁滋味天真
天真真好
天真组诗
天凉好个秋
微语录
赵显朴
天真给你最美的梦
题白果嘉良乐生态农庄
却道天凉好个秋
写作需要技巧
谁还会用恨翻遍我心如止水的胸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