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为载体,在“行动教育”中成长
2008-03-05徐乃肃何银花
徐乃肃 何银花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专业成长日益成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以“酒中的科学”课例为载体,采取“问题驱动,‘跟进式连环推进”的“行动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基本力量,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现场观察、分析、讨论和反思,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培训的过程、专业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课例研究行动教育校本培训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课例研究是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在通常的教师培训形式之外提出的一种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的、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师教育模式,简称“行动教育”。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专业成长日益成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课例研究作为教师发展的“认知支架”,强调“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推广并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青睐。
本学期初,温州市教研组决定在我校举行《科学》(九年级)校本教研活动,全组老师决定利用这次机会,开展一次以课例为载体,以“问题驱动,‘跟进式连环推进”为模式的“行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预设主题
针对现在许多初中科学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流于形式,探究问题的抛出过于随意,课堂呆板而缺少内涵,以致探究的问题“浅尝辄止”,我们确定以“通过探究问题的有效性设计,促进探究式教学的成功开展”为本次“行动教育”的主题。
2培训承接
教学科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背景和力量源泉。明确主题后,学校教研处通过聘请专家、学者开展讲座,为教师做理论上的专业引领。同时,科学组分工合作,查找更多有关“课例研究”和探究式教学的理论资料将其整理成册,为成员自主学习提供方便,促使教师不断掌握和丰富教学理论。
3细化主题
经过热烈的讨论,科学组决定开课主题要生活化和专业化并举,认为以“酒中的科学”为主题最为贴切,并采取细化主题,逐个突破的策略,围绕研究目标和要求,分别给执教者和听课教师分配任务。首先,要求执教者围绕主题设计一份教案,进行说课,并给予适当的修改;其次,制定了相关的课堂观课评价表,明确分工;最后,由执教者进行“实践引领”,全组老师积极配合,全程关注。
4行动跟进
4.1第一次“行动教育”主题(表1):探究式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科学性
对象:初三(5)班。
时间:周三下午第一节课。
参加听课:校教研组长、全体科学组、高中生物组部分教师。
活动过程:45 min听课,45 min评课。
经过“实践反思”,我们意识到此次探究有很大的不足:①探究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学生学到的知识较肤浅。②探究缺少广度,总是拘泥于某一环节不能拓展。这种形式化的探究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能够合理地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做到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教研组决定“行动跟进”针对第三环节的探究过程,开展第二次“行动教育”。
4.2第二次“行动教育”主题(表2):提高探究的广度和深度
对象:初三(1)班。
时间:周四下午第一节课。
参加听课:校长、校教研组长、全体科学组、高中生物部分教师。
活动过程:45 min听课,45 min评课。
4.3第三次“行动教育”主题:让学生动起手来
离开课还有一周时间,校长、教研处布置最后一个任务:借用高中生物实验室仪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亲自酿制葡萄酒。经过挑选,最后选定初三(3)班叶闻闻、谢恺、陈婷婷3位同学酿制葡萄酒,并录制成Dv,记录葡萄酒酿制整个过程,最后经过剪辑,记录一些特殊现象要求学生能对产生的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穿插在第三环节之后,对酿制葡萄酒起到呈现和总结的作用,使课堂得以升华。3个学生学在此分工明确,叶闻闻同学负责一一解释酿制中出现的现象,并把她的无奈:“如何将葡萄酒过滤出来?”承接给谢恺。谢恺同学用一种虹吸法解决了难题,并在课堂上当场演示给全体学生以及在座的专家看。最后陈婷婷同学对整个探究过程做一个总结,并提出实验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5总结收获
5.1学生在“行动教育”中的收获
任何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增设的学生亲酿葡萄酒环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了科学的思维和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教师都难以想象的细心、耐心,对酿酒出现的任何现象都要去探究一番。比如:陈婷婷同学提出家庭自酿葡萄酒不能完全封闭,应该在开口戳几个小孔,这样有助于酵母菌及时排出二氧化碳而不至于发酵瓶中气压过高导致爆炸,而且氧气能透过小孔进入瓶中,有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这引起在场的知名教师、专家极大的震撼:温州人喜欢酿葡萄酒但是传统的酿制都是将瓶封死,绝对不能留缝隙,一个初三的小姑娘用科学的方法对传统提出挑战,真是难能可贵!而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3位学生合作亲密,分工仔细,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了团体合作精神。
5.2教师在“行动教育”中的收获
此次课例采取的是“一人同课多轮”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3种基本力量,从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现场观察分析、讨论、反思,使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培训的过程和专业发展的过程。最后这堂复习课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渗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无可挑剔。
“专业引领”既是激活理论、形成理论的过程,也是引导实践、提升实践的过程。在“行动教育”中,科学教师更深刻地理解了“探究”的实质,教学观念也随之转变。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亲身体验中逐步养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并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实践反思”作为一种理解与实践的对话,本身就具有研究性质。执教者在精雕细琢、层递累进的研讨中,在课程观念、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艺术等方面改进提高,从而快速地实现自我的专业成长。而“同伴互助”创造了宽松的学术学习氛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形成一种“经验分享、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研究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