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官启事”:绝妙的民间行为艺术
2008-02-11青雁
青 雁
海南文昌市锦山镇一根水泥电线杆在十日前被大货车撞成两截,悬在空中摇摇欲坠,过往行人和来往司机因此战战兢兢。附近居民呼吁十天无人管,无奈之下在水泥杆上张贴一张“寻官启事”,问:有关部门哪里去了?主管领导哪里去了?谁是局长?局长在哪里?你对市民应有一个交待。局长哪里去了?紧急寻找!(2008年10月7日《海南特区报》)
寻人启事见多了,而今看到“寻官启事”,不免感叹:此乃千百年来未有之奇事。的确新鲜,有创意!岂但如此,这简直就是一个绝妙的行为艺术。其结果必定是使全国人民都来寻官,相信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相关局长。
不过,在找到他们之前,我有一个疑惑:电杆被撞长达十天,相关负责人究竟有没有发现?附近居民呼吁了十天,为什么没人管?领导哪里去了?局长哪里去了?
中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官最多的国家,县、市、省且不说,单说一个乡镇,其官员之多,也足够你数半天的。可是,正所谓“龙多不治水”,官多不管事。在一个小小的镇子上,老百姓找那当官的,硬是找了十天而不得。
也许,他们没有找对地方?也许,他们找的方法不对?又或者,他们根本就不该找?
想想也是,官们都是管大事的,比如说招商引资啦、开张剪彩啦,布置任务啦、检查指导啦,等等,总之,但凡指手画脚、评头品足的事情都归他们管。至于说一个电线杆子倒了或者将要倒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找当官的话,做官还有什么意义?再说了,官们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岂是你一个平头老百姓想见就可以见的?而且,以什么样的方式见我们的官,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不是诚惶诚恐,起码也得毕恭毕敬才行,哪能随便在电线杆上贴一张破纸,说找领导就找领导的?自古以来,怕是没有这等事。虽说现在讲官民平等,可毕竟还是有所区别的嘛。一般来说,官员都是油头粉面,大腹便便的,当然也是西装革履,派头十足的。他们习惯于“早上跟着轮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随着裙子转”。和轮子转时,国产车要红旗奥迪,进口车须宝马奔驰;和盘子转时,“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了这顿有下顿”;和裙子转时,则是“怀里搂着下一代,口中唱着迟到的爱”——这是一种工作作风,是需要能力和资历的。如果人人都有这个资格,还有什么官民之分!
那么,茫茫人海中,到哪里去找我们的某些领导呢?有人说,到报纸上、电视里,要不就在会议上!在那里,他们笑容可掬,神态怡然。他们讲反腐倡廉,讲与群众打成一片,讲三个代表,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要为人民服务。
还到哪里找他们呢?有人说,到最最热闹的开业典礼上,那里一定有他们剪彩的身影。当然,别的地方也有,比如說酒店啦、桑拿房啦,但那地方你是绝对找不到的。有道是,“闺房中事,有甚于画眉者”,八小时之外,你就别找麻烦了,没人理你!
别说什么官僚主义、漠视民意,时代不同了,这年头,只要不出事,不死人,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你能奈我何?要知道,我的官不是你老百姓给的,一切由上面说了算,只要把上面伺候好了,就万事大吉啦!
插图 / 佚名
【“杂文专版撷英”栏目作品选自2008年9月22日、9月15日、10月8日《珠江晚报·珠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