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高校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2008-02-01李春霞吴克禄
李春霞 吴克禄
自上世纪90年代以來,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本国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基地和创新基地,高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理应在发展文化产业上有大的作为。但从目前我国大学文化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能形成规模的文化类企业仅限于期刊、出版和教育培训。层次低、规模小、结构单一。与全国上下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很不相称。如何立足高校资源优势,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值得思考。
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管理体制不科学
一是管理分散。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产业管理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产业管理部门与后勤、财务部门的职责划分并不明确,对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各个部门均有涉猎,管理体制不顺仍是高校校办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另一方面,有的学校为了平衡校领导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企业有各自不同的主管校领导,这无形中增加了产业管理部门工作的难度,加大了协调成本。为避免矛盾。各个部门均“各司其职”。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少创新,即使面对全国红红火火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也无动于衷。管理分散还容易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发挥优势资源的整体优势,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二是以行政手段管理企业。在教育部的要求下。绝大多高校都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对原有校办企业进行了改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距离真正的企业自主经营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许多高校现行的产业管理体制尚未完全摆脱“行政管企业”的传统模式,学校依然处于行政管理者的角色,并没有真正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股东”来发挥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校办企业的法人代表、三会成员及经营层主要负责人均由学校任命,企业经营受学校干预,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难以发挥企业的特点。更不符合企业内在的发展规律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事企不分、行政干预过多。学校为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和风险,这些由于管理模式导致的问题长期困扰着高校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不完善
高校科研成果众多,这些科研成果如果束之高阁。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理工类的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而人文社科类成果如何转化为社会利用至今还没有形成清晰的运作模式,人文社科类产学研的互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成为目前影响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要建立完善的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需要高校建立一套有利于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体系。尤其是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评依据主要是科研成果的数量,考核科研成果质量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被SCI、SSCI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收录,而基本不会考虑科研成果转化的情况。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激励措施和政策体系,无法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创业的积极性。
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校办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校办产业依托学校丰富的优势资源与自身发展资源匮乏的矛盾。一方面,学校拥有各种优势学科,在教学科研领域拥有一大批企业管理的专家,拥有众多相关领域的学生资源,校办企业依托拥有众多优势资源的学校来发展。其优势不可谓不突出;另一方面,在校办企业内部,缺乏懂管理、懂经营的专业人才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与高校发展校办产业的特点分不开的。高校企业创办初期正处于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家新的教育体制和企业制度比较模糊,而国家财力不足。各院校的教育、科研经费严重短缺。为了缓解经费矛盾,改革者们提出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办校办企业,用所得收益补充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费用支出。因此,教学、科研是高校的主要职责,高校办企业只是学校的副业,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优先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富余部分用于办企业也就不足为怪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教学科研与校办产业之间的这种矛盾亦有加剧的趋势。校办产业的这种从属地位,使得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高校文化产业中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知名企业和品牌产品不多。这些小规模企业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差,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高校对自身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定位不准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这已经形成共识。除此之外,大学还承担了一项重要职能,那就是社会服务职能。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这里所说的社会服务是狭义的,是直接为社会服务,主要是指将创造出来的知识广泛地传播和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既是高等学校开展社会服务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的必然选择。高校不仅要适应社会不同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还引领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开展社会服务方面为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特点来确定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模式。
在目前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在有效履行人才培养职能的基础上,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实现高校与社会企业的有效链接,在为社会企业提供服务、发展平台的同时,推动校内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持。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化程度较差
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对比较封闭。一方面,高校之间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有效合作。各个高校文化产业雷同,不仅无法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还造成同业竞争局面。另~方面,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很少借助社会力量。这些都成为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拥有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但是如果不借助懂市场管理和经营的社会资源,是无法发展壮大起来的。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
英国对文化采取一种分权式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中央政府将文化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权力以及部分文化拨款的责任交给其所属的文化相关部门,如英国的文化新闻和体育部等;另一方面,它还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行使相应的权力或承担相关的责任。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机制改革,英国逐渐形成了三级文化管理体制:第一级是政府层面,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所属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第二级是与各级政府对应的、作为准自治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艺术理事会;第
三级是各种行业性的文化联合组织,如电影协会、旅游委员会、广播标准理事会等机构。对文化产业的扶植,英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生产经营等有关方面逐步加强机制建设,对文化产品的研发、制作、经销、出口,实施系统性扶持。
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不是孤立的。它必须与社会其他领域一同协调发展。因此,通力合作、协调发展是英国文化管理的特色。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使英国发展出一套全球范围内最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艺术社群与文化组织以及商业、工业之间。贸易、教育与文化政策之间构建了十分完整的产业链。英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说明,高校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孤立地进行。高校首先应该明确自身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定位。加强与各种文化组织及商业、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协作,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同时在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基础上谋求自身大的发展。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将韩国文化产业推入濒临破产的境地,迫使韩国政府重新思考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点,确立“文化立国”的国家方针,从国家意志高度明确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并制定多项政策加以支持。在韩国政府采取的诸多措施当中。由高校直接参与,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两项措施,对我国高校发展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韩国政府规划文化产业园区。为优化资源组合,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研发生产能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韩国政府规划了10多个文化产业园区、10个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及1~2个综合文化产业园区。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是产、学、研联姻。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开发、技术训练、信息交流、生产制作的“集合体”。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上,韩国政府采取地方政府为主,中央政府支持。动员民间参与的方式。国家给予各文化产业园区一定的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200亿韩元(在2至3年内分期拨款),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50亿韩元,综合文化产业园区各支持300亿韩元。
二是韩国政府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为达到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目的。韩国政府通过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加强院校培养、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培养等措施,鼓励创新。2000年至2005年,韩国共投入2000多亿韩元用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重点是电影、卡通、游戏、广播影像等产业的高级人才培养。同时,加强艺术学科的实用性教育,扩大文化产业与纯艺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说明,高校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高校可以依托本校优势资源,同时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的特点,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其次,高校应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短缺的机会,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一方面。高校应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抓住文化产业发展人才短缺的机会,开展培训工作,在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输送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壮大学校的培训产业。
我国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营造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为高校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契机。文化产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高校如果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有所作为,就有与社会发展脱节的可能。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提高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营造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发挥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大潮中来。
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发展特色高校文化产业群
我国政府在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过程中,采用了英、美、韩等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将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具备条件的特定区域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制定扶持政策。优化外部环境。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盘活存量,吸引增量,通过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各类生产要素和文化资源的流动和优化组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校应该紧抓政府发展文化产业园区这一政策带来的机遇。切实履行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依托本校的学科特色与科研优势,积极参与到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中来,发挥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精神,构建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与桥梁。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
中国人民大学自2003年7月份开始筹建文化科技园,后经北京市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审定,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大学科技园。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大学科技园。目前,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涵盖组织建设、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个以出版发行与版权贸易、数字内容、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广告会展、金融投资、咨询、高端技术、电讯运营、教育培训为主打专业方向的文化科技产业聚集区,其中留学生创业园和孵化器事业部的建设也初具规模。
借助现代技术,采取公司运作,实现高校文化产业集约化经营
目前。教育部正在推行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各高校应抓住这一契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校办产业健康发展的管理分散、管理手段行政化等难题,通过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整合高校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精力、有重点、有计划地扶持一些有发展潜力和前景、能体现本校特色的支柱性文化企业,走规模化发展的道路,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经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经营主体。
对于高校的图书出版业,应该抓住当前中央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利时机,进行企业改制,尽快完成出版社从事业单位向企业公司的转变;并对业务重组,调整企业管理体制。统一归口管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出版集团,形成编、发、印一体化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高等学校文化产业的战略突破。
同时,以图书出版和教育培训为代表的高校文化产业,应充分依托高校文理科学科综合的优势,加快文化产业的技术进步,采用高新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带动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例如在教育培训行业,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对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培训进行改造,逐步转向“数字化”教育,建立涵盖从早期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在内的多层次文化教育产品的一体化价值链。
内引外联,加强合力,推动高校文化产业的跨越性发展
2005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这是国家第一次对投资参股文化产业作出如此详细全面的规定,该《决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
公有制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规范文化领域引进外资工作。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促进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发改委、商务部于2005年8月联合制定的《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允许外商以独资或合资、合作的方式设立书报刊分销等企业。这些政策规定的颁布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对于高等学校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高等学校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借助社会力量。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拓宽融投资渠道,解决高等学校发展文化产业的资金瓶颈:另一方面,合作方可以带来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团队,解决高校发展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的困难。借助社会合作者的资金、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借船出海,实现互利共赢,加快高等学校文化资源及科研成果的输出和转化,做大做强高校的文化产业。
北京世纪谨勤市场咨询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此方面所做的大胆尝试。世纪谨勤公司设立于2007年8月。是由人大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市场研究与咨询公司。设立之初,公司的股权的构成为“4+2+4”,即40%的股权由人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控制。20%的股权分配给相关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教师,其余股权则由核心经营管理团队主要成员持有。股权结构的社会化和多样化,整合了学校平台、专家资源和专业化的市场管理团队,形成了一个多方共同实质性参与、责权利明晰的经营实体。这种经营模式同时也是对人文社科类产学研结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立足学府,服务社会,加强人文社科产学研互动机制研究和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的不健全是阻碍目前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发挥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立足自身特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对人文社科类产学研互动机制的研究,将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率作为考核科研人员科研效益的标准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学研互动机制,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转化比率,为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续支撑。
此外,高校还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培养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同时,实施文化人才引进战略,吸引国内外文化产业高端创意人才、高级运营和管理人才来从事高校文化产业工作,对有突出贡献者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