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卖场进入“不对称竞争”时代 苏宁一夜扩张再战国美
2008-01-28庄芯
庄 芯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收购,让家电行业的两大巨头迅速壮大,人们都在猜测国美携手大中后苏宁的日子会不会很难过,不料峰回路转,苏宁的出其不意,让战局更加耐人寻味
国美吞并大中之后,苏宁马上宣布将旗下店面扩大至620家,家电行业的“美苏之战”愈演愈烈,2008年元旦销售战的交锋对垒只是第一回合。
2007年12月29日,苏宁电器发布公告称,已与旗下19家特许加盟企业终止加盟合作,并斥资3亿元,将加盟企业现有的120家加盟连锁店全部收归麾下,改成直营店。据悉,这120家连锁店主要分布在成都、重庆、云南等苏宁以往少有涉足的西南部省市。
公告显示,2007年12月27日,苏宁电器已与所有特许加盟企业签署了《特许加盟中止协议》,同时以2.8585亿元的代价,承接所有加盟店的经营渠道、购买固定资产及连锁店物业。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15日,120家加盟连锁店中有67家加盟期限在2007年第四季度到期。对于未到期的加盟方,公司支付提前解约违约金1375万元。
如此大手笔收购的发生时间,与国美“迎娶”大中相距半个月左右,难免令人怀疑苏宁的动作是迫于行业格局压力,尽管苏宁方面对此不置可否,但相比国美在全国1100多家店面的规模来说,此次并购确实让业界看到了苏宁的不服输。
美苏之争又起波澜
收购大中后,国美得到了对方在北京的62家门店,加上自有的55家,国美在北京的门店数增至117家。而苏宁截至2007年12月底在北京的门店数为40家。在全国市场,收编加盟门店后,苏宁的门店数量总计在620家左右,而国美约1100家,两者差距依旧明显。
在市场份额取胜的年代里,拥有庞大的覆盖率意味着进货渠道的绝对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市场的价格界限,而厂家也更青睐终端庞大的销售商。对于国美大中一家亲的局面,一些厂商已经开始表现出倾斜,苏宁面临的局势堪忧。
但苏宁方面并不这样认为,苏宁电器华北区执行总裁范志军曾公开表态:“国美收购大中,对苏宁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表示,收购事件不会影响苏宁的扩充策略,2008年苏宁在北京新开店面的增长幅度肯定超过50%,至少新开20家。
他乐观估计,北京家电市场容量为180亿-200亿元,按北京苏宁2007年40家店销售额50亿元计算,2008年苏宁北京销售将达到80亿元。行业利润丰厚,加之退出收购节省下的30亿元,为苏宁排除了资金困扰,扩张计划一蹴而就。
不久苏宁便公布“收编”消息,将战局再次扭转,也让竞争精彩起来。
据《IT时代周刊》了解,此次收购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苏宁原特许加盟企业不能再在任何场合以“苏宁”或“苏宁电器”名义进行任何形式的经营业务、广告宣传等。对于原企业人员,则全部接收并与苏宁原来的员工同等待遇福利。
其实早在2007年第三季度,苏宁就停止了加盟合作,与各商家协商修改合同协议。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在并购大中一战中失利的苏宁并不甘心输给国美,迅速作出收编扩军的回应,此举虽不能一步拉平两者在覆盖率上的差距,但却可以有效遏制国美一家独大的趋势。
仔细揣测苏宁此时的举动,不难发现这其实是笔划算的买卖。
超值新策弥补遗憾
知情人士向本刊记者透漏,相对于国美36亿元收购大中81家门店,此次苏宁以3亿元的代价不仅承接了120家门店,还包括固定资产和房租,可谓超低价扩张。不但可使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大幅激增,且花费不多,又无并购带来的风险,还可改变并购大中失利的不良影响,提升与国美抗衡的实力,可谓一举多得。
苏宁总裁孙为民表示,以前苏宁的业绩中只统计直营店的门店数量和销售额,收编特许加盟店后,今后加盟店的门店数量和销售额都将纳入上市公司的业绩中。
对此,证券分析师指出,虽然苏宁共支付对价及提前解约违约金合计近3亿元,但平均到单店收购价格仅为250万元,此次收购加盟店费用低于公司目前开店的成本。同时,还有分析师预测此次收购将为苏宁带来约70亿-84亿元零售销售收入,预计整合后净利润率可提升3.5%-4%,2008年加盟店平均单店销售额6000万-7000万元,新增净利润约为1.5亿-3亿元,可增厚公司2008年每股收益约0.1-0.2元。
除此之外,受运营模式的影响,直营店将更具服务质量,绩效和市场拓展力方面不再受局限。而苏宁今后的经营、管理、财务运作更加透明,对业绩提升有绝对的正面作用。此次加入的新店覆盖面积广大,将成为苏宁业务扩张和利润增长的重要地区。
申银万国分析师金泽斐表示,收购完成后,苏宁电器的全国版图更为完整和齐备,继华东、华南成为优势区域外,公司又进一步增强了对华北,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强势渗透。
据了解,苏宁电器加盟店主要位于云南、四川、重庆、天津、河南、山东和浙江宁波等地,由于早期受加盟条款的限制,苏宁电器无法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的门店拓展,由此导致公司在上述地区并未形成最强势的竞争地位。而此次对加盟店的收购,将一举改变现状,使得苏宁电器有效突破扩张限制,大大加快扩张节奏,以此占领当地市场。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07年12月30日,苏宁电器又在全国同时新开20家连锁店,部分连锁店也位于上述地区。
谁能笑到最后
业内人士称,美苏的并购之战并未结束,等待他们的还有很多未知风险。整合资源、如何平衡市场上下渠道关系都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鹿死谁手此刻仍未可知。
国家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表示,评价一个企业不能单看门店的数量,关键是要看门店的效率,即后台能不能支撑前台的发展。国美收购大中以后,其在京门店数一下暴增至117家,国美的物流、服务、配套设施等能不能支持前台运营,或者说如何整合才能更好体现出并购的价值,都需要企业慎重行事。
更让人怀疑的是,精明的厂商是否真的愿意看到市场上巨头只手遮天的局面,利益驱动下,恐怕风向标随时都有调整的可能。
孙为民对此表示,行业只有国美、苏宁之间的竞争这种说法并不充分,家电连锁业大鳄应有四至五家。苏宁已经确定到2010年在全国达到1500家店的计划,但国内电器连锁的格局暂时不会有改变。
并购之战后两大巨头均以全新姿态示人,2008年元旦促销的 “小黄金周”成了第一次交锋。
为迎接此次假日,国美、苏宁两大巨头紧锣密鼓地策划促销政策,不仅宣传战提前一个星期开打,此期间还纷纷推出新开店面,为博消费者好感。
对于元旦期间的销售,大中负责人称大中电器在元旦三天假期中,北京64家门店的总销售额达到了6亿元,销售同比增长了60%。而苏宁、国美各地的店面也表示家家销售飘红。加之永乐等家电企业的抢食,部分城市出现一街多店,比邻而居打擂台的场面,可见竞争之激烈。
同时,国美并购大中后也出现新变化。以往一度传出国美将要关闭、迁移一些与自己重叠的大中门店的说法,可大中电器新任总经理毛晓军对此给予否定,并表示大中的竞争对手仍是国美,2008年元旦的销售业绩更加坚定了公司扩大的信心,以后的竞争中也不排除和对手打价格战。
家电连锁专家认为,国内家电连锁实际上已经进入“不对称竞争”时代,国美掌握的门店终端资源大幅领先竞争对手,但如果大中与国美仍将保持对立关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美在一级城市垄断的步伐,对全国市场布局意义也非常重大,这对苏宁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