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

2008-01-16雷凌霄

人民论坛 2008年24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

雷凌霄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带领农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斗堡垒。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去落实;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去化解;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去创造。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再好的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基础不牢,再好的发展形势也难以巩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联系、引导、组织和领导群众,是对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严峻考验。近年来,我们立足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适时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以典型带动党建,以党建促进发展,以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把发展增收作为首要任务,以党建促进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却明显拉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加之农村长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级党组织较少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农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对党组织的依赖程度降低。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个体之间缺乏利益联接点,造成群众与集体的距离越来越大,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下降。解决农村的一切问题,最终要靠发展。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好农村发展,才能带来农村的持久稳定与真正和谐,而这归根结底是要靠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来实现。

地处黄河背河洼地,无资源、区位优势的濮阳县庆祖镇西辛莊村,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村党组织书记李连成的带领下,牢牢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苦干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靠发展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招商引资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现在,西辛庄村家家有股、户户分红,率先实现了农民、工人、股东三者合一的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村里企业发展到18家,年生产总值5亿元,年创利税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1991年的600元增至2007年的12600元。全村群众在西辛庄的沧桑巨变中得到了实惠,分享了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共同富裕。西辛庄村党组织也以团结带领群众治乱治穷、共同致富的实际行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焕发了党组织的活力,充分保持和体现了党的先进性。

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不能跃上一个新台阶,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能不能驶入快车道,关键在于有没有李连成式的“双强”党组织书记,有没有西辛庄式的“双强”党组织班子。只有让广大农民亲眼目睹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们才会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变“要我建”为“我要建”,迸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农村的热情。我们适时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抓项目促进发展,育产业兴村富民,立足本村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因地制宜理思路,不拘一格谋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的农村经济新格局。

把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作为思想保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改革在给农村社会带来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下,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出现了一些“真空”。封建迷信抬头,社会组织弱化,信仰文化缺失,道德水平下降,文化生活庸俗等,致使一些农民富裕起来后仍然停留在低质量的生活标准,低趣味的精神需求上,这对农村先进文化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

为切实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号召力,我们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武装农民思想,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民群众愿望出发,精心设计活动项目,积极搭建活动平台,确保了全市广大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双新”(新观念、新技术)培训、“五教五评”(政策法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技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好青年、致富带头人、文明户)、“文明生活进农家”(环卫园艺进家庭、文化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进家庭、移风易俗教育进家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了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

把群众满意作为不懈追求,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执政的核心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紧紧抓住的根本问题。当前,正值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利益关系的调整期、各类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利益的分化与不同利益群体的形成,利益冲突频发,有时一件偶发的群众纠纷,就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出现“交叉感染”,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甚至演变为政治事件。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必须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让农民当家作主,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参与村内事务管理,不断满足农民对政治参与的利益诉求,真正实现村民自治。

为把中央、省、市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将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坚持农民的事农民议、农民管、农民办,普遍推行村民代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将村内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评判权交给群众,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必要时举办听证会,通过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将村民的共同意愿转化为村党组织的集体决策,进而将村党组织的集体决策变为村民的自觉行为,使民意得到了较大程度地体现,民权得到较好维护和释放。

把增强党的凝聚力作为基点,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

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是农村党建工作的起点和基础。随着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多元化、经济组织日益多样化,农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和分散性也在不断增强,现行的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影响和制约了党的工作在农村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力争做到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党的活动、有党的活动的地方就有党的作用的发挥,使党的工作延伸到各个领域,渗透到各个层次,体现在各个环节;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围绕生产经营活动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为把党的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党的组织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互动和双赢,我们着眼于完善党在农村执政的基层组织体系、增强党在农村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及时跟进新生组织的出现,以改革的精神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作出了相应调整和改进。坚持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改变传统的按行政区划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做法,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等模式,建立“联合型”党组织,实现了“班子联强、实力联强、党群连心”。坚持以特色产业为纽带,把技术特长和经营项目相同或相近的党员集中组织在一起,建立“功能型”党组织,让每个从事产业经营的党员都能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过程中找到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提高了党组织设置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互动双赢。坚持以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为目的,实施“安家”工程,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地建立“流动型”党组织,将流动党员始终纳入党组织的视野之内和掌控之中,确保了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全覆盖,增强了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农民才会真心实意听党的话、跟着党走,真诚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我们党的执政根基才会更加牢固。(作者为中共濮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村基层腐败犯罪情境预防机制构建探析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农民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党员文摘》:基层党建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