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理工:科技可以救国

2008-01-05万静文

大学 2008年11期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参考书知青

石 岩 万静文

广州知青霍东龄的入学时间比别人迟了好几天。他的录取通知书寄错了地方。他本来买好了一只鸡、一只鹅,在海南的西联农场等着开庆功宴。结果左等不来,右等也不来。

那鹅还老下蛋,一个、两个。攒到有9个蛋了,够炒一盘菜了,霍东龄的通知书才姗姗来迟。自小喜欢摆弄收音机的他,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无线电通信工程专业,当年华南理工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那时候的流行说法是:“男学工,女学医,不三不四学文艺。”最吃香的专业就是电子、电信、建筑、造船等理工科。

从海口回广州的时候,霍东龄的行李就是一个包和一个皮箱,一条扁担扛着,“衣锦还乡”。

霍东龄特意找了身军装,“很神气”地去学校报到。他记得在高考完体检的时候,就有人把翻毛的皮鞋都穿上了,“盛装出席”。

也是在高考完体检的时候,霍东龄才第一次见到电子计算器。他一下被震住了。“我按一加一,一下子就出来一个二,好神奇。”

西联农场请来老师给知青们补习,给他们传授考试之道:千万不要成篇写完再抄,时间不够;在稿纸中间划一道,左边记能用的精彩语句,右边编排正文结构;字要适当工整,不然改卷老师印象会很差。

霍东龄的高考作文题是“大治之年气象新”。他把这套考试秘诀用上,顺利过关。二十多年后,他把这套方法传给女儿,仍然管用。

霍东龄所在的班里,16岁到32岁的都有。见面问了姓名、老家后,接着的第三个问题就会问以前是干什么的。班里应届生很少,像霍东龄这样的知青占了多数。那时大家会下意识地去比较,以前是哪一年读书,哪一年毕业;会有意识地去想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入学之后,全班同学自发早上6点半起来跑步,一跑就是好几年,号称要“跑到北京去”。一则锻炼身体,二则避免睡懒觉。霍东龄还给自己提出“三戒”口号:戒电影、电视、娱乐。

在北边学校轰轰烈烈地提“从我做起”“振兴中华”的时候,华工的霍东龄们更多是在务实和发奋。“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国家的期望是建立在我们这一代的认识上,就是认为科技可以救国,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振兴中华。”

当时学校里闹教师荒,两百多号人一起在阶梯教室上大课,坐在后面的要靠望远镜才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课本不缺,参考书却不够。每出一本参考书,大家都去排队买。华工附近的五山新华书店,也改为专门经营教学参考书的了。

毕业分配的时候,77级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只要拿着那个文凭,再不济,也会有地方抢着让落脚。优秀些的,则立马被视为骨干。

霍东龄进入广州微波站工作。1990年代初,他下海从商,做电子和通信类产品贸易。1995年,霍东龄跟大学同学张跃军一起创办京信通信,现在,京信通信已经是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最主要的外围设备供应商之一。他们同班的77级无线电同学们,也有很多成为国内电子电信行业的老总,诸如TCL的总裁李东生、康佳的总裁陈伟荣、创维的总裁黄宏生、德生电器的总裁梁伟。

跟父亲当年的惨烈竞争相比,霍东龄女儿的教育经历活泼得多。她自小就被带着出国游历,念完初中后,本来被保送到广州的著名高中,因为不想跟别人在一座独木桥上拼个你死我活,高中时就自主去了英国。现在她正在念大三,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跟父亲是同行,是班上为数不多的女生之一。

猜你喜欢

华南理工大学参考书知青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收不到货可要求赔偿
人工智能方向赛题二《文化传承—汉字书法多场景识别》
教师要正确使用参考书
全面提高国防生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以《小英雄雨来》为例谈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把根留住
不要让参考书牵着你的鼻子走
华南理工大学与国内外一流大学SCIE论文比较
知青博物馆: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