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很好的中国电影
2007-12-29蓝冰
中学生天地(A版) 2007年6期
“她穿着普通的T恤、卡其布裤,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哈佛科学中心的咖啡馆里,微微鞠了个躬……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是个明星学生,你更难想象她的成就,即使用哈佛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令人瞩目。”
15页的篇幅报道了中国女孩汤玫捷的故事,并称她是“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中国培养出来的出色学生”。
在上海复旦附中读高中时,汤玫捷的成绩只能算中等偏上。高二时,一个让她脱颖而出的机会来了。她被学校选派去美国著名的私立西德威尔中学做一年国际交流生。在那里,汤玫捷第一次引起大家注意的并不是“考试成绩的超级优秀”,而是入学一周后的一场校际曲棍球比赛。训练才四天的汤玫捷作为替补上场,担当后卫的她带球一路狂奔,在与对方守门员的近距离对峙中冷静拨球入网。这个极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进球让汤玫捷一下子成为了校内的明星人物。一个会打曲棍球的中国女生,加上她的文科成绩非常突出,这让美国人一下子改变了“中国学生只会做数学题”的刻板印象。
结束一年学习,她参加学校标准化测试几乎获得满分。离开学校那天,她用幽默的毕业演讲让这所美国中学的人们牢牢记住了这个中国女孩。不久之后,她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西德威尔给哈佛的推荐信中写道:“功底非常扎实的文科强人,勇敢一往无前的曲棍球新人,极受欢迎的明星学生。”
若你认为只是机会突然降临在她的头上,那就错了。早在初中时,汤玫捷就创办了国内最早的青少年网站。上高中后,她又被邀请担任了上海著名的“东方少年网”的总策划。她还是学生会干部、小记者、最佳辩手……在汤玫捷的眼里,成功的定义绝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优秀。
成为哈佛新生的她,深感要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和她的小团队想方设法拉来了近200万元人民币的赞助,把“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带到了上海。从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三百多名中国中学生与一批哈佛大学学生一道,度过了一个被他们称为“刺激、探索、头脑风暴”的夏天。选拔不是根据学校成绩,而是看这些同学的课外表现和论文。论文的主题多种多样,例如:如果你能够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你会做什么?而汤玫捷自己的答案是:改变中国的教育。
如果说,变化中的中国是世界的未来,那么,“汤玫捷”们就是这种变化的注脚之一。也许正因为如此,《纽约时报》这篇长文的作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安·赫尔伯特感叹说:“汤玫捷的成长是一部很好的中国电影。”
汤玫捷语录
我的“学习战斗史”里面也是有血有泪的。
汤玫捷也有学习压力。初中时,她投入地办网站,结果中考模拟考试的成绩不理想。拿到成绩单后,她把自己关起来通宵熬夜、挑灯夜战。在没完全抛开网站工作的前提下,终于以全区第一、全市第二的成绩考入了复旦附中。如何处理好学习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平衡,汤玫捷的回答很简单,就是全都100%投入。她对学习的态度是“基础知识+拓展挖掘”——一边努力打基础,一边在学习中不断结合自己的兴趣,辅助挖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文的思考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英文的辞藻对学生思考无意义。
汤玫捷并不认为自己是“哈佛女孩”,她坚信中西文化交流和相互学习应该是平等的,而自己正是在扎实的中国式教育的基础上融合了美国教育中有价值的那部分的产物。所以她坚持让“中美学生领袖峰会”这一一向以英文为操作语言的活动改用中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