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放下
2007-12-29仁力
人力资源 2007年9期
刘邦曾经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答:“三十万。”刘邦又问:“我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一万”。刘邦问为什么?韩信答:“我主是将将者,我是将兵者。”
业有所精,各有所长。刘邦可以带众将领们,却不善领兵。而韩信善于用兵,但不善于统领众将。
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和老总之间,也应该是各负其责。老总负责战略性的总体规划,把握宏观大局,人力资源或其它部门则要做好战术性的具体工作。
我国方兴未艾的民营企业,都逐步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在行使权力上,却不尽如人意。民营企业的老总,靠自打天下起家,创下可观的基业。于是,惟我独尊,一切权力统揽在手。他们对于权力割舍不下,是其普遍现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人事局长退休后的第二天,就到本市最繁华的街道去做交通协勤。多家媒体要求采访他,却被他断然拒绝。他不但不要任何报酬,也不图名利,无私地奉现,完全彻底地在为人民服务。局长严格遵守时间,风雨无阻,按部就班,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行为感动了许许多多的市民。
终于有一天,他没有来。走在繁华街道上的人们觉得少了些什么。局长有病住院了,一位作家前去看他,说道:“你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局长笑笑,说:“说心里话,你们对我的评价都是溢美之辞。我做协勤,是为了继续管人,哪怕是行人,只要由我来管,心里就舒坦,我退下来没人可管,特别闹心。我的权力欲望始终没有消失呀!”
企业老总如果也这么放不下权力,事事都要来管,下属部门的权力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老总事必躬亲,权力伸展到各个基层部门,由于权力高度集中,下属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会大打折扣。
本刊记者前些日子采访几家民营企业,发现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凡是发展速度快、效益好的企业,都是把选拔、鉴别人才的权力真正交给人力资源部,使其严格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招募合适的人才。聘任员工和辞退员工,全部由人力资源部来考核,最后具体实施。
也有的民企,是一己独大,金口玉牙。虽然也有人力资源部,却是穿堂的衙门,负不了任何责任,倒像老总和应聘者的中介机构。这样的企业,在打拼天下时,有很多优势,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时,管理上的漏洞就显露出来。老总一统天下,说一不二。虽然也有相应的部门,却尽不到应有的职责。人力资源部在这种家族式的企业里,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曾国藩本是文人,并不懂得行军打仗,他直接指挥的战役,每次都是大败而归,自己也差点送命。失败的教训,让他总结出了一个 “用将则胜,自将则败”的道理。我们民企的老总们,也应当学一学前哲们的心胸,学会用权和放权,把权力下放给各个职能部门,用人的权力归位给人力资源部,让其名副其实地为企业、为老总把好人才质量关。
2003年非典之前,北京一家民营企业招工,同时进来五个人。两名是高中生,三名是北京重点大学的高才生,而且是老总直接推荐来的。经过人力资源部的考察,最终辞退了三名大学生,而留下了两名高中生。原因是三名大学生没有主人翁精神,他们不能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人力资源部在对员工的全方位考察上,真正发挥了职能的作用,这正是老总放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