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雨过后,为何空气格外清新

2007-12-29宋婷婷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07年8期

  “轰隆隆”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打破了宁静的天空。紧接着,暴雨就从天而降,在天与地之间形成了一个雨帘。
  不一会儿,雨停了。我走出家门,来到屋后的田野里,想看看雨后的花草。“啊,这儿的空气可真新鲜!”我不禁喊道。但瞬间,我又开始疑惑了:平日里,田野间的空气并没有现在这样新鲜,现在怎么会变得这么新鲜呢?会不会跟下过雷阵雨有关?我满怀疑问跑回家查阅资料。终于,我在《十万个为什么》上找到了答案:雷雨过后,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有两个原因:一是倾盆大雨,给空气洗了个“淋浴”,把那些空中的流浪汉——灰尘,大部分都冲洗掉了;二是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化学变化——空气中的氧气,变成了臭氧。
  “臭氧?臭氧是什么?臭氧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当我想再了解下去时,书上就没有介绍到。
  于是,我又去请教常识老师。老师笑笑说:“其实产生臭氧的摇篮就是发动机。因为在电动机里,电压很高,电动机里的电刷老是产生火花。周围的氧气受到激发,就变成了臭氧。而雷雨时的臭氧也是这样产生的。”“哦!我明白了!”我恍然大悟,“雷实际上就是一块带正电的云,与一块带负电的云遇在一起,发生放电,产生巨大的电火花,把氧气激发成臭氧。”“没错!你可真聪明!还有一点你一定要记住,稀薄的臭氧一点也不臭,反而会给人清新的感觉。雷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少量的臭氧,因而空气格外清新。”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我才发现,科学真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即使是再小的事也能发现科学的道理!
  
  评点:
  生活里充满了科学道理,发现问题,用科学的道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完全可以形成一篇脉络清晰的小作文。看来没有素材时,不妨向“科学”请教一下哦。
  (指导教师:沈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