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事程序与公司治理的民主制衡

2007-12-29

书屋 2007年8期

  一
  
  开放和市场化以来,理性和制衡得到广泛的传播,几乎成了人们的日常用语。但是如何使人们在一贯自利追求(即理性)的同时,始终以他人的理性行为为其限度(即制衡),却是一个操作上的难题。诸多乱象和困局,都是两者之间的界定不明、冲突无法在实践中平衡的表现。唯有相辅相成地处理好理性追求和有效制衡两股力量,小到家庭大到国际的各种事务方能成长持久。
  记不清是哪位前贤说过,市场经济制度是人类发明的最精巧的工具。熙来攘往的逐利行为,怎么才能有序地展开和持续地扩张?作为市场交易的基础,信守合约的规则可以追溯到希腊和罗马的法规,更远一些,是传承于公元前十四世纪摩西逃出埃及之后代表犹太先民与上帝订立的“约法”,甚至远溯至公元前十八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问题是,这些先进文化的庄严法典和贤达圣哲的堂皇经典,怎样才能落实到国人彼此规范的操作细节上?
  笔者1981年底留美,从来就没有感到过什么“文化冲突”,令我惊奇的,倒是彼地彼俗的安排为什么能够如此不别扭。我发觉美国校园里形形色色的自发社团,没有人在领导、指导、辅导、督导,却都能办得有声有色和中规中矩。1988年我拿了博士学位后在美执教,开始参加更为正式的各类会议,体会到会议的形式尽管有简有繁,但其程序的本意却是高度一致的。1995年提为正教授后我有机会参加全校事务的制定,更认识到逻辑严谨且能有效制衡的议事规则不可能是由“上帝之手”制定出来的。1996年我当选为全校的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席,此职的重要性在于能分配大学的研究经费:评判谁有能力和资格得到当年度的科研经费。委员会成员都是资深教授,要在他们之中组织会议来评议敏感题目自然是压力不小。一时间我对自己的心虚气短颇感烦虑,几乎萌生让贤之心。幸好承副校长的指点,她赐以《罗伯特议事规则简本》一册,并安慰我说,这本小册子包含了主持会议讨论的一切需要。她自己还把小书揣在手袋里,吃不准的时候还常拿出来求教呢。1997年我担任信息管理系主任后更是经常得益于这本小册子。1999年我开始返国服务,对议事规则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如果大家能够认同一套明白自洽的议事规则遵从它,并据以操作,将能带来莫大的效率。各类集体性的决策,小自小学班会,大到国民大会,都将更能富有成效。
  
  二
  
  2002年我受邀参加比尔·盖茨先生在西雅图主持的“微软高峰会议”,随后抽空游玩了附近的圣·璜群岛。其地处美加边境,纬度虽高,雨量却极为充沛,因此形成罕见的温带雨林,景观迷蒙,苍翠欲滴,令人流连忘返。我在漫步一个大草坪时,蓦然看到一块倾颓的纪念碑,上面镌刻有罗伯特(Henry Martyn R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