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的功能
2007-12-29易中天
今日文摘 2007年2期
古时最高级的妓院叫“青楼”。“青楼”这个词原本指豪华精致的楼房,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比如“南开朱门,北望青楼”。朱门是指红漆大门,青楼是指青漆高楼,朱门外把守着家丁,青楼内大约就蓄养着娼妓吧。到了南梁时,就有了“娼妾不胜愁,结束下青楼”(刘邈)的诗句。不过这里说的“娼妾”,估计也还只是家妓而已。到了唐代,“青楼”就渐渐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指。
青楼上的妓女,一般是艺妓,也有色艺双绝,两种服务都提供的。但无论如何,吟诗诵词、弹琴唱曲,仍是最主要的节目,也是青楼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青楼的主要客人,是比较阔绰的文人士大夫,也有比较儒雅的商人和武夫。他们到那里去,主要是为了获得松弛和宁静,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享受美酒佳肴和音乐歌舞。即使在那里过夜,也是为了在温香软玉中得到一种休息,体验一种“宠辱皆忘”的境界。
青楼里的姑娘们都受过特殊的训练,一个个楚楚动人,仪态万方。尽管作为妓,她们终归是要“卖身”的,但高级的青楼妓女,也并不轻易献身。修养极高的妓女,其高贵的气质常会使人有不敢亵慢之感。比如宋代的徽宗皇帝赵佶第一次去东京名妓李师师家,就是又喝茶,又吃水果,又看风景,又吃夜宵,又香汤沐浴,折腾了老半天,才见到李师师一面。听了一支曲子后,连手指头都没碰一下,就回宫去了,而万岁爷还感到“意趣闲适”,十分满意。
青楼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
中国人的社交叫“应酬”。应酬这个词是由“酬酢”演变而来。“酬”是主人敬酒,“酢”是客人回敬,总之社交离不开酒。但是,单单有酒,是不够的,还要有陪酒女郎。醇酒美人,缺一不可,而青楼则恰好兼而有之。青楼女子,训练有素,既温柔多情,又口齿伶俐,弹得琴,唱得曲,说得笑话,还能打情骂俏。雅俗共赏,荤素杂糅,效果极佳。所以,古人的社交活动,不少都安排在青楼,而对青楼女子口才的要求,有时还超过姿色。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妓女的口才。大约是明宣德年间,三杨(杨荣、杨士奇、杨溥)当国,同任内阁大臣,人称“三阁老”。有一次,三阁老有“应酬”,叫一位名叫齐雅秀的妓女陪酒。齐雅秀为了惹人发笑,故意迟到。三阁老问她干什么去了,她说在家里看书;又问她看什么书,她说是看《烈女传》。妓女看《烈女传》,自然荒唐之极,于是三阁老大笑说:“母狗无礼。”谁知齐雅秀答道:“我是母狗,各位是公猴。”此言一出,闻者无不拍案称绝。原来,“公猴”谐音“公侯”。三阁老位极人臣,权倾朝野,当然是“公侯”。齐雅秀既戏弄了宰相,又不怕追究,当然极富巧智。如果往深里一想,满朝“公侯”,不过只是“公猴”;“冠冕堂皇”,不过只是“沐猴而冠”,那就真是鞭辟入里,妙不可言了。
有这样才思敏捷、口齿伶俐的妓女作陪,社交活动能不生动活泼、大见成效吗?所以,自唐代始,许多礼仪活动都少不了妓女到场,而许多重大决策都会在青楼里拍板。
(章雯荐自《今古传奇文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