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管家潘基文:贤妻是我最好的搭档
2007-12-29思远
今日文摘 2007年4期
2006年10月13日,现年62岁的潘基文被正式任命为联合国第8任秘书长。这一消息让整个亚洲为之欢欣鼓舞,这是亚洲人在时隔35年后再次出任该职。面对世界各地记者的镁光灯频繁闪耀,在答谢词的最后,潘基文再次向台下深鞠一躬,这时一位穿着韩国传统服饰的妇人走到了他的身边。潘基文执起她的手,向大家介绍道:“这就是陪伴我45年的贤妻柳泽淳。我能获得这个服务于世界人民的机会,离不开她的支持和鼓励!”
一本英语书结缘
1944年6月13日,潘基文出生在韩国忠清北道的阴城。他小学一年级时,因为父亲的事业发展而举家搬到了忠州。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都是班级第一名,而且还担任班长和学生会领袖,负责组织各种学生活动。
由于潘基文的英语水平大大超越了同龄人,从高一到高三,他还一直为同学们编写英语教材。这套三册共六百多页的教材不仅供本校同学参考使用,还被流传到了忠州其他学校。这其中也包括忠州女子高中的女生们,潘基文与柳泽淳的缘分也由此开始。
由于当时的韩国不是很重视女性的现代教育。因此,如果忠州的女孩子想多读一些书开阔眼界,只能选择忠州女子高中。16岁的柳泽淳就是考进这所学校的幸运者之一。
虽然柳泽淳家境普通,但志向却很远大——成为一名具有国际眼光的女外交官。
可是,要实现这个理想,英语能力是最基本的素质。但强调传统教育的忠州女高在英语教学方面却非常薄弱,失望的柳泽淳不得不经常跑到忠州高中去蹭英语口语课。
第一次走进课堂的时候,满教室的男孩子都向她投来惊讶的眼光。这时,柳泽淳发现,只有前排那位相貌斯文的男生仍然在预习他的课本,头都没有抬一下。于是,柳泽淳便鼓起勇气走了过去,深深鞠躬,问道:“请问你能让我看看你的课本吗?”
正沉浸在英语语境里的潘基文突然听到女生的声音,不禁有些惊讶。但生性内敛的他没有将惊讶写在脸上。他笑着点点头,双手将自己的课本递给了柳泽淳。柳泽淳发现这确实比女高的英语教材质量高了许多,她有些失落地将课本还给潘基文,坐到了教室后面的空位上。她想要是自己学校的同学们也能用上这样的教材,那该多好啊。
下课后,柳泽淳有些不好意思地叫住潘基文,问他能不能告诉自己这本教材是从哪里买的。潘基文很爽快地拿出一本同样的新书,说是可以送给她。
回到家里,柳泽淳认真地翻阅起潘基文送给她的英语教材,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赫然出现了“编者:潘基文……”柳泽淳非常震惊,原来学长的英语竟这么出色。她心里暖暖地,庆幸自己能认识这么优秀的男孩。
“青竹福袋”寄真情
之后一段时间,潘基文似乎变得特别繁忙,一连两个星期都没有和她联系。柳泽淳有些失落,直到有一天学校的老师让她代表忠州女高去为即将出国赴美的潘基文赠送福袋。她才知道潘基文已被选人国家访美学生名单。柳泽淳终于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花了两个通宵编织了一只精巧的青竹福袋。在韩国这是对自己最亲的人最真心的祈福。柳泽淳在写祝福签的时候,沉思了良久,终于提笔写上了“平安,等你回来”几个字。
在欢送仪式上,当潘基文看到多日不见的柳泽淳来送行时,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但他又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有些激动地对柳泽淳说:“我保证不会让你们失望。”当潘基文接过柳泽淳赠送的福袋时,突然有些郑重地对她说:“我会给你写信的,请你等着我回来。”闻言,柳泽淳感到了一种两人之间心灵的默契。其实,自从第一次见到柳泽淳,潘基文便忘不了她了。
潘基文在美国期间,果然如约不断给柳泽淳发来信件,描述在异国的见闻。
潘基文回国之后,于1965年被免试保送到了国立首尔大学外交学专业。五年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外务部(现为外交通商部)高级公务员考试。在此期间,在另一所女子大学学习的柳泽淳一直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就在外交官实习阶段结束后,潘基文才知道父亲潘明焕的公司早前因为经营不当而破产,至今还欠了别人大笔的债务。
由于潘基文的五个弟妹中仍有四个还在上学,潘基文一下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潘明焕在债务的压力之下也重病卧床。一时间,好像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到潘基文头上。
但就在这时,柳泽淳却主动向潘基文求婚。1971年,她拿出自己上学期间打工积攒的十万韩元,在首尔黑石洞购置了一个单间作为新房。作为儒家文化深入人心的韩国,男人养家向来是天经地义的传统,因此潘基文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蜜月结束后,潘基文以实习期间的优异表现赢得了被分配到韩国驻美大使馆工作的资格。但他却主动提出到驻印度总领事馆工作。去美国工作是外交部人员都求之不得的好机会,潘基文却选择了贫穷落后的国家,很多同事都感到不理解。而柳泽淳却明白丈夫的心意:美国物价高,即使是外交官也很难存钱;而到印度这样的国家,只要节约就可以补贴家用。但她建议他还是不要放弃去美国工作的机会,因为这样会有更加光明的发展前途。至于家里的经济问题,大家可以一起努力解决。
但潘基文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因为除了家庭经济的原因,他更愿意为亚洲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反对潘基文赴印度的亲人当中,又是柳泽淳第一个改变主意,转而大力支持丈夫。因为她想到印度和他们的家乡忠州一样,是以农业为主的,这样相对落后的地区能做出成绩。
事实证明,柳泽淳的决定没有错:潘基文到印度工作,使他和韩国驻新德里总领事卢信永相识,而后者对潘基文的外交官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妻子是最好的搭档
潘基文的英语实力、思维敏捷性、判断力和诚实深得卢信永的喜爱。通过卢信永的提拔、引荐,潘基文在金泳三执政时期可谓平步青云。
同时,从1972年开始,柳泽淳为潘基文抚育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孩子们总是问母亲,她的理想是什么?而柳泽淳总是温柔地回答:“我的理想啊,就是让爸爸和你们都平安快乐!”正如多年前没有回答丈夫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一样,柳泽淳选择默默地支持丈夫。
2006年9月,当联合国秘书长换届竞选开始后,潘基文在前四轮投票中一直保持领先,这使得潘基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与潘基文接触过的人都对他那种处变不乱、沉稳、镇定的个性赞赏有加,但只有更了解他的韩国同僚才知道,除了潘基文天生性格平和、真诚以外,夫人柳泽淳的帮助与鼓励也是潘基文在风起云涌的外交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定心石——难怪在就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仪式上,当潘基文将柳泽淳介绍给全世界的时候,深情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在漫漫人生那击水中流的无数回合中,唯有她是我最好的搭档!”
(曹汝芸荐自《知音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