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2007-12-29汤静清刘卫明
中国市场 2007年26期
摘要: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必须明确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探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途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使民族精神真正被大学生理解、信奉、把握,并把它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通过教育,必须明确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提高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效果。
一、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地繁衍和发展的活的灵魂与根本动力。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恒久的魅力。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既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内涵,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正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
1.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特殊使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共同呼声。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阶段,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重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帮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培育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而且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通过民族精神的培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努力把自己铸就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面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大学生要在发挥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中,坚守自己的价值和理性判断,明确自己的使命,为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4.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利益之争、民族文化差异,不仅没有消失,反而表现得更为激烈和明显,民族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流失的危险在不断扩大。面对文化领域的挑战,高校在跨文化的交流中要高扬主旋律,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柱,为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证。
三、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1.以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依托,突出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精神。在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积极引导,为我所用。采取科学的态度历史地、客观地评价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清正误、辩明良莠,增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接受优秀文化传统的陶冶。同时,对中外文化、中外民族精神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吸取外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懂得在新时期要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懂得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深厚的生命之源。(2)精心设计,突出重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不仅能够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通过培养大学生创造出新的文化。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民族性、导向性,注意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着重发挥课程所拥有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学习使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民族精神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内容。(3)阅读经典,提升修养。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积淀而成的。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崇道尚德的思想素质等历代传颂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要在学习中体会民族精神的力量,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最终使中华民族精神在大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弘扬和提升。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注重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国家之魂。对于现代世界来说,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实现繁荣富强,其成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是民族责任感的来源,是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的重要保障。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还比较薄弱,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大多侧重于义务教育。面对世界多极化的新环境,公民的主体意识也将赋予出新的内涵,既强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又重视公民的主体意识。因此,高校在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民族精神的同时,应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即自主性和依附性的统一、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主要包括:公民与传统文化、公民意识与个人发展、公民意识与国际交往、公民意识中的道德与法等,让公民教育成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生长点,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能动性、创造性和自律意识的形成,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公民教育要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将公民教育延伸至课堂以外,在广泛参与中接受教育,协助大学生适应社会变迁中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养成和社会能力、理解他人、与人合作的共处能力的提高。
3.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可以起到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的作用。
校园物质环境的创造。它是师生赖以学习、工作、生活的外部条件,是校园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内涵。高校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要创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使校园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蕰涵着传统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渗透到校园文化设施建设中,实现环境育人。二是加强校园文化传播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橱窗和文化长廊等,深入开展国情、时事政治、改革开放成就的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生长点和传播点,所营造的学术氛围、育人氛围和舆论氛围是独特的,要充分利用校训、校风、校歌作为凝聚大学精神与培育民族精神的载体而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去感染大学生,以科技节、人文讲坛、读书会、文化沙龙、影视评论等方式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启示和感染。
校园文化活动的渗透。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根据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身心特点,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生力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民族精神同美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去体会。此外,以各种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纪念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在自觉参与中感受民族精神,理解、接受和认同民族精神,以此达到渗透的目的。
4.以互联网为平台,拓展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掌握知识,了解信息的一种主要渠道,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挑战,一方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建立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网页和开发民族精神教育软件,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创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信息学习环境,使校园网成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与大学生沟通与交流,及时答疑,利用“防火墙”和加密技术强化对网上信息的监控、过滤,随时屏除互联网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把互联网建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坚强阵地。
5.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大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自我教育。首先,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怀、学会选择。其次,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尤其要重视培养大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给大学生以充分的人性理解。总之,通过教育传授民族文化不是目的,因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发展的,但是通过教育、引导、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才是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11-08(1).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225-230.
[3]刘苑.关于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