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及其德育价值

2007-12-29武目桥

中国市场 2007年35期

  摘要:结合心理学的新近研究成果,从情感准备、情感动力、情感指导和情感标准四个方面分析了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这启示人们在德育中应:情感切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知情共通,促进学生的道德信念形成;情知结合,完善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
  关键词:情感;道德认知;德育价值
  
  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前提。因此,对学生道德认知的重视和培养一直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受传统道德理性主义和当代道德认知心理学的影响,人们更多关注道德认知的作用,而很少分析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道德心理学和情感心理学的新近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1]。这对中小学的德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道德认知的情感准备
  正如学习等心理活动的发生需以个体的准备状态为起点,道德认知的进行也会受到个体准备状态的影响。这里的准备状态包括知识准备和身心准备两方面。知识准备指的是个体已有的道德观念和先前的经验积累;身心准备主要指个体在进行道德认知前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如生理成熟、智力水平和情感状态等。离开这些准备,道德认知的进行是很困难的。因此,对道德认知的分析必须要考虑到个体的准备状态,而这一问题在以往一直被人们所忽略。
  情感因素可以作为“前心理活动”,成为道德认知进行的条件准备。情感因素之所以能够影响道德学习的学习倾向和内容接受[2],主要是因为情感的发生具有前沿性,且一旦产生就能成为个体心理活动进行的定势和背景,从而使得人们的道德认知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2.道德认知的情感动力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是重要的动机变量。情感与刺激和认知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在动机[3];情绪是人格结构的重要子系统,是动机系统的核心[4]。道德认知的情感动力体现于道德认知的全过程。情感因素既可以是道德知识学习的直接动机,又可以是道德判断推理的必要条件,还可以是道德信念形成的促进因素[1]。这一动力既来自情感因素本身,又来自情感因素与认知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道德心理偏重道德发展的认知动力的不足,有助于展示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全貌,对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更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3.道德认知的情感指导
  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集中体现为道德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指导作用。这一作用可从线索组织和认知加工两方面来分析。
  先从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线索组织来看,在很多情况下,道德认知是以情感线索来进行的。如在道德知识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会影响道德认知的注意指向;在道德判断推理中,情感因素也会影响相关道德知识的提取。如,情感因素能够影响道德知识接受的意愿: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促进道德知识的接受,而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道德知识的接受;再如,情感因素也能够影响道德信念的形成和改变等。这主要是因为,情感因素反映的是事物与主体的关系,能够直接制约个体道德认知加工内容的接受和理解,从而影响道德认知加工的水平。
  
  4.道德认知的情感标准
  道德认知是一种社会认知。所谓社会认知,主要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即社会认知的对象就是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5]。认知对象的特点就决定了必须要了解人的情感和动机。因此,对道德认知的考察,也必须得将情感因素充分考虑在内。如果缺乏对情感的分析,那么道德认知将失去社会认知的特性。道德认知的情感标准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提出的。
  
  二、情感因素影响道德认知的德育价值
  
  受主知主义传统和道德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主知主义的:重视认知因素在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而忽视情感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情感因素影响道德认知的德育价值,尤为体现在对德育方法的启迪上。从情感因素入手、知情结合,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也能够大大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
  
  1.情感切入,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道德价值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道德判断能力是道德认知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既可以指个体根据已有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做出是非善恶判断的能力,又可以指个体的道德态度表现为特定的行为决策的能力[6]。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仅受道德认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道德情感因素的制约。从情感因素对道德认知的影响可以看出,以情感因素切入,知情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要在移情等道德体验因素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是以社会认知能力尤其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观点采择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就是“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随着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的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为道德认知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移情就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在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中,体验到对方的情感,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众多的研究已表明,移情与道德认知和亲社会行为紧密相连。所以,教育者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移情能力。教育者首先要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能本身移情于学生。这样才能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理解儿童的情感和行为,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移情的方法很多,如角色扮演、情感追忆和情感换位等。在移情训练的过程中,应做到体验情感和发展道德判断的结合。
  
  2.知情共通,促进学生的道德信念形成
   道德信念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相结合的产物。过去对情感因素在道德认知中作用的认识,主要集中于其在道德认知向道德信念转化过程的中介作用。但由于重理轻情,人们对情感因素“中介作用”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过于强调“情”单方面的作用,将“中介”等同于催化剂,使得情感因素在道德信念形成中作用的发挥不够。实际上,只有知情共通,积极的道德信念才能形成。
   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改变消极道德信念。学生原有的道德信念并不都是积极、良好的。学校德育既要大力培育学生的积极道德信念,又要彻底消除学生的消极道德信念。情感因素可在消极道德体验的消除和改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可通过认知辨析、情感换位等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消极道德信念的错误,对其产生消极的情绪感受,引导他们自主的改变原有道德信念。由于道德信念的形成和改变是一长期的过程,因此教育者应多次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原有观念的消极体验,为新的积极道德信念的形成创造条件。
  
  3.情知结合,发展学生的道德自我意识
  传统上,人们高度关注他观意义上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较为忽略道德自我等自我概念培养的重要性。实际上,“在运用道德的力量时,作为调节人的行动的基础的标准是更为牢固确立的。通过根植于道德标准和自我约束中的自我调节机制,道德推理转化为行动。”[7]也就是说,道德自我在个体的道德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知结合,能够促进道德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创设积极的道德气氛,培育道德自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的安全的情感依附和积极稳定的情感,有助于道德自我的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情感的依附和稳定的情感,不仅使得儿童建立了对社会的亲善感,而且促使他们采纳社会道德的自我标准,从而形成了较高水平的道德自我意识[8]。为创设积极的道德气氛,教育者要真诚接纳、关心每一位学生,通过促进交往、合作活动等多种途径来增进学生的共同感和被接纳感。同时,教育者注意自我情感调节,并要时刻阻止破坏团体积极道德气氛的活动。如果遇到与积极道德气氛不和谐的情况,应使学生在辨析理解中自动抵御不良的影响,而不能一味的消极防御。
   强化积极的情感因素,完善道德自我。积极的道德自我感不仅是道德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道德自我形成的重要标志。积极道德自我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积极的自我评价与积极的自我体验多次结合的产物,是积极的自我体验多次强化的结果。因此,教育者要能够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自我体验时,以微笑、表扬等方式给予适当强化,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自我感和道德主体感。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文法系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等. 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67.
  [2] 王云强,乔建中. 情绪体验对道德学习的影响及其德育启示. 教育探索[J],2005,1:94-95.
  [3] 孟昭兰. 人类情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328-330.
  [4] Izard C E. Human emotion[M]. New York:Plenum Press.1977:43-48.
  [5] 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3.
  [6] 顾海根,李伯黍. 上海地区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编制及常模制定[J]. 心理科学,1997,3:197-201.
  [7] 班杜拉. 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 林颖等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
  [8] 纳希. 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 刘春琼,解光夫译.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48.
  [9] 林彬,岑国桢. 建构学生道德自我初探[J]. 心理科学,2000,23(1):31-33.
  [10] 王云强,乔建中. 小学生的道德自我觉知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2006,29(1):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