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心催生“思想”之明

2007-12-29成锡峰

人民论坛 2007年18期

  需要正视的是,时至今日,“左”的阴影还不时窒息着一些人的思维。当“唯上、唯书、不唯实”在个别地方成为常态的时候,谁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自然就会被视为异类,轻则可能会“荣膺”“老爱出风头”的“桂冠”,重则有望被扣上一顶“思想有问题”的帽子。此时,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委实需要超人的勇气。
  超人的勇气只会源于一颗公心,因为大公方能无私,无私才会无畏。一颗公心对于解放思想无疑是必需的,因为它不仅能激发“解放”之勇,还能够催生“思想”之明。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要解放思想,就是为了冲破旧的束缚,谋求公共利益,它的最大特征是要出以公心。挟一己之私欲、谋个人之小利,固然也可以机变百出、别出心裁的,但那只是奸雄者逞淫威、巧伪人弄诈求而已,于国无利,于民有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只有出以公心,才可能秉持公平公正的精神,催生科学客观的思想。
  要有一颗公心,首先要从个人主义的名缰利锁中解放出来。不唯如此,还必须从既得利益群体和部门利益中解放出来。只有超越了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团体利益,我们才可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去解放思想。
  要有一颗公心,才能讲真话,才能实事求是。但在不少的地方,说真话的氛围还不是很浓。比如说,研究关键问题,讨论重要决策,正是需要大家实事求是反映问题、解放思想贡献良策的时候,可一些人似乎老有什么顾忌,一事当前首先观察上司眼色,揣摩首长意图,唯上、唯书,就是不愿或不敢唯实。其结果自然是“实事”都谈不上,“求是”更差得远,更遑论解放思想了!
  人民群众要发扬主人翁精神,敢于讲真话,而领导干部则要带头讲真话。提倡讲真话,除了群众主动、领导带头之外,创设讲真话和解放思想的环境亦尤为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真话首先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话,其次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话,同时还应争取是反映真理的话。要少一点道听途说,多一点调查研究;少一点漂浮在上的高谈阔论,多一点深入分析的真知灼见;少一点消极性的牢骚,多一点积极性的建议;少一点这不对、那不好,多一点怎么样才对、怎么样才好。这样的真话,做到了实事求是,也就接近了解放思想,因为小平同志说过: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作者系山西省吕梁市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