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舞娘
2007-12-29朱晓琳
上海故事 2007年2期
豪华游轮夜夜寻欢
导游李浩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来开罗了。自从埃及成为中国老百姓出境旅游目的地后,向往古埃及灿烂文化历史的大批中国游客纷至沓来。学阿拉伯语出身的李浩便成为国内各大旅行社争抢的导游人选,一到旅游旺季,聘请李浩带队赴埃及的电话传真日夜不停。
虽说当导游是件十分辛苦的工作,但出于对古埃及文明的热爱,李浩总是尽最大努力接受各旅行社的聘请,有时一个月内往返埃及三四趟。只要下了飞机,看见开罗市中心高耸的开罗塔,李浩心里就会洋溢起初次踏上这片古老土地的喜悦和激情。
七月是埃及最炎热的时候,这个北非沙漠中的国家成了一个大烤箱。即使在城市的树阴下,白天气温也在四十摄氏度以上。为了让太阳下饱受酷暑之苦的游客享受到一丝清凉,夜游尼罗河便成了各旅行团雷打不动的节目菜单。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大陆中部,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全境,长达6720多公里,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两岸是埃及人民世代生息之地,生活着百分之九十多的埃及人口。首都开罗是尼罗河畔最大城市,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一千人以上。
每当夜幕降临,开罗全城的气温比白天明显下降,尼罗河边码头上更是清风习习,人们纷纷来到河边散步纳凉,享受一份酷暑季节难得的清凉。“金字塔”号游轮停靠在码头边,这艘长五十多米高四层的豪华游轮上灯光璀璨,音乐声此起彼伏,像个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迎接四方来宾。
“金字塔”号底层是个很大的自助餐厅,沿舷窗摆放着一排排西餐桌,餐厅中央铺着块图案精美的埃及地毯,那是游轮上的歌舞者为客人献艺的地方,让客人在享用美食,饱览尼罗河美丽夜景的同时,欣赏到埃及风情歌舞艺术。当游轮在规定河道掉头时,船上节目也进入最高潮。李浩的心莫名其妙狂跳起来,他知道那个美丽的舞娘姬娜就要上场了。
从第一眼看见姬娜起,李浩的心就被姬娜的美貌震撼着。这个舞娘大约只有十七八岁,明眸皓齿,黑发披肩,浅咖啡色的皮肤细嫩光滑,加之美妙无比的身材,真像一条刚从尼罗河里游上来的美人鱼。这时只听主持人拖着长音,用极其夸张的口气报告大家最后一个节目为舞蹈:阳光之恋,表演者姬娜小姐。久闻这位尼罗河舞娘盛名的游客爆发了一阵又一阵掌声。
姬娜上身着金片银饰镶嵌的小坎肩,中间裸露着一截肚皮,下面则是与坎肩同样质地的短裙,光着一双灵巧的美足。音乐声响起,在埃及鼓欢快的节奏下,姬娜在表演区地毯上尽情舞动身子,时而如仙女下凡,时而如鸟儿出林,看得游客们如痴如醉,一个个放下手里刀叉,张大嘴巴,只顾用眼睛捕捉这位女神般舞娘的美姿,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秀色可餐。
姬娜跳到最后,照例要沿着餐桌跳一圈的,好让游客们拍照。她跳到李浩跟前时,好像认出了这个中国导游,因为李浩多次带团上船,算得上是姬娜等艺人的衣食父母。姬娜朝李浩绽开了花一样的笑容,笑得李浩心口再次狂跳起来。接着姬娜又在李浩身边的女游客陈太太面前停留了几秒钟,她目光盯住陈太太那条垂着钻石挂件的项链。
陈太太没有注意姬娜的目光,只顾抓紧机会拼命按动数码相机,只有李浩的眼神始终没离开过这个舞娘。
表演结束,游轮开始返航。陈太太起身去餐厅顶头的洗手间,恰好看见舞娘姬娜也卸了妆来洗手间方便。姬娜认出了这位女客人,殷勤地为陈太太拉开洗手间里面的小门,随手掏出一团卫生纸,在坐便器上擦拭一番,然后向陈太太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太太呆住了,她走过世界上不少国家,没少见识过高档场所的洗手间服务项目,最多不过是递手巾拉门,哪里有替人擦坐便器的,况且姬娜不是游轮上的普通服务员,她好歹也算个民间艺术家吧。这一刻陈太太想起埃及服务性行业有收取小费的习惯,便从随身小包里取出两美元零钱塞进姬娜手心。姬娜表现得异常高兴,搂住陈太太,亲了亲她的脸颊表示感谢。她把陈太太搂得很紧,以至于陈太太觉得自己身上都留下了这个年轻舞娘的脂粉香气。
这天晚上回到宾馆洗澡时,陈太太发现自己脖子上的钻石坠子项链不见了,她一阵心慌意乱,怎么也想不起项链是什么时候丢失的。陈太太急忙敲开李浩的房门,报告了项链丢失一事。李浩大吃一惊,因为最近一个多月,他所带到开罗来的旅游团都遇上过类似贵重物品丢失的情况。上回一位男游客挂在胸前的数码相机和MP3居然也不翼而飞,而且同样是发生在游完尼罗河以后。于是李浩一面安慰陈太太,一面下决心要将这些旅客失窃事件搞个水落石出。
金字塔下的小贩
太阳才升起不久,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下已驶来不少旅游大巴士。这里是闻名世界的古埃及旅游景点,终年吸引着全世界朝圣般前来参观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游客。一些十四五岁的埃及少年穿梭在游客中间,或叫卖当地廉价的旅游小商品,或为游人指点一番最佳拍照角度,甚至蹲下身子替游客抹去鞋子上的尘土,做完这一切后便可理直气壮地向服务对象伸手索要小费。
有个身穿阿拉伯长袍的黑瘦少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一手牵着匹骆驼,一边注意打量那些新到的游客。凡是上了年纪看上去钱包丰足的中老年人,哪个都逃脱不了他的视线。这少年会先凑近那些游客,问客人想不想骑着骆驼沿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逛一圈,这笔生意成不成都无所谓,少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兜售他藏在骆驼背上那个花布包里的特殊商品。
这时,少年看到了陈先生和陈太太,因为经不起日头晒,他们夫妇二人躲在旅游车前的小片阴影里喘气。
黑瘦少年牵过骆驼靠近旅游车,骆驼高大的身子一挡,那片阴影立刻增大了。陈太太感激地朝少年笑笑表示感谢,这男孩已经乘机打开花布包,做了个手势让陈太太挑选。花布包里什么都有,手机,数码相机,MP3耳机,皮夹,女人的丝绸围巾,款式新颖的太阳镜,名牌旅游帽,都是些旅游者最常用的物品。
忽然,陈太太眼光扫过那些东西,吃惊得大叫一声“咦”?那堆东西里有一条带着钻石坠子的项链,千真万确就是她昨晚丢失的那一条。陈先生也认出了太太的项链,那是他送给妻子的生日礼物,是他跑了许多家首饰店才买到的,他相信自己不会看错。陈先生和陈太太百思不得其解,昨晚游了尼罗河后就发现这条项链不见了,怎么它会突然出现在这儿?陈先生、陈太太可是生平头一回来吉萨看金字塔。
导游李浩闻讯赶过来,他会阿拉伯语,很快就跟男孩套上近乎。为了不惊动男孩,李浩连价都没还,就买下一顶旅游帽。在取得男孩信任的情况下,李浩问:“你这些东西是哪来的?还有没有更多的品种可让我们挑选?”
男孩对李浩完全放弃了戒备,信口回答:“先生你还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带来的,香精市场那边什么都有。”
李浩一听香精市场,立刻联想到几天前开罗电视台播出过一条新闻,告诫来开罗旅游的各国游客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因为有些盗窃团伙已开始将黑手伸向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在大多数埃及人的印象里,中国人就是大嗓门和爱显富,他们到哪儿都大声喧哗,出国旅行喜欢佩戴贵重首饰和携带现金,这正是犯罪团伙最容易下手的对象。开罗一些犯罪团伙窃得赃物后,就转移到香精市场,那里专门有人接应销赃。开罗香精市场离吉萨金字塔不过十几公里,男孩说的没准就是这一条犯罪链。
李浩让陈太太把项链从男孩手里买下来,一来这条项链对陈太太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二来也好让男孩相信他们这伙中国人是真正以旅游购物为目的的游客。
李浩问男孩若去香精市场怎么找他,男孩说你找“黑皮哈桑”就行了,香精市场里的埃及人没有不知道这个名字的。
舞娘与神秘香精店
这里是开罗老城最大的市场,足有上千家店铺。这些以卖埃及盛产的香精,草纸画和旅游小商品为主的商铺大多只有一两开间门面,所出售的货品种类也大同小异,但这里却是外国游客不能不到的一处购物景点。这天下午安排大家自由活动购物,李浩向全团游客关照完注意事项,独自一人去找黑皮哈桑。
由于带团来老城次数多了,李浩自认为可以称得上“老开罗”。香精市场对初次来访者可能是个巨大的迷宫,而对李浩已经如同自己掌上纹路般熟悉。李浩给了一家卖草纸画小店老板几盒风油精,老板立刻将黑皮哈桑所在的香精店位置指给李浩看。埃及人非常喜欢中国产的风油精和万金油,这两样小东西有时比现钱还能开道呢。
这家香精店看不出与其他店有什么不同,店堂里放满各式香精玻璃瓶。五颜六色的瓶子在灯光照耀下,闪动着迷人的光彩。售货员小姐操着生硬的英语、日语和汉语招徕客人,殷勤地往驻足观望的顾客手臂上涂抹香精水,如客人喜欢某种香味,售货员便立刻将香精编号记下来。
李浩混在一群顾客里,仔细打量店堂里的一切,然后问一位小姐黑皮哈桑在哪?售货员小姐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李浩,伸出食指在自己太阳穴上按了几下,李浩一看小姐这个动作就明白她不能无偿提供帮助,她在向他索要小费。如果不付现金,拿出一盒风油精万金油也行,按太阳穴的动作就是暗指在脑门上抹风油精。李浩从口袋里摸出两盒风油精放在小姐手里,小姐一看乐了,转身进里屋叫来了黑皮哈桑。
男孩哈桑看到李浩很高兴,觉得这个中国导游真守信用,他笑着说了声:“哈比比(你好)!”把李浩引到这家香精店的小阁楼上。阁楼里铺着块硕大的花地毯,上面满是各类旅游者常用的小玩意。李浩注意到这些东西没有一件是重样的,如果有正常的进货渠道,厂家不可能每种商品只生产一件吧。所以李浩心里给了自己一个答案,这家香精店极有可能是盗窃团伙的销赃窝点,地毯上的东西也是偷来的。
阁楼下传来一个女人喊哈桑的声音,哈桑没理睬,他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李浩身上,他把李浩当成了大主顾,很想再同他做成点生意。女人走上楼来,她在阁楼门口与李浩四目相对时,两人都呆住了,这女人竟然是尼罗河游轮上的舞娘姬娜。只不过此时姬娜素面朝天,少了些跳舞时的娇艳气。
姬娜看见李浩猛然转身跑下楼去,李浩撇下哈桑去追。只见她像条游入水里的小花蛇,穿梭在香精市场纵横交错的狭窄通道里。李浩紧追不放,他决心要搞清这个小舞娘和香精店的幕后关联。
姬娜终于跑不动了,她跌倒在马路边,李浩伸手将她扶起,拉她进了一家卖冰茶的小店坐下歇息。姬娜知道瞒不住,只好向李浩道出了身世。
小黑皮哈桑是姬娜的亲弟弟,姐弟俩原是尼罗河上游阿斯旺一户种棉花的农民家孩子。有一年尼罗河发大水,冲走了姬娜的父母亲和家里房子,只有小姐弟俩幸存下来。有个从开罗来的远亲大叔把姬娜姐弟带到这座大城市里,让姬娜去游轮上跳舞,哈桑则在金字塔下为游人牵骆驼谋生。姬娜不知道远亲大叔在开罗做什么生意,只知道每天必须把自己跳舞和弟弟牵骆驼挣的钱统统交给他,交少了就会挨耳光。近来远亲大叔对姬娜姐弟的逼迫榨取日甚一日,还诱逼姐弟俩伺机偷窃各国游客财物,偷来的东西就放在那家香精店里销赃。
听完姬娜的身世,李浩心里一阵揪疼,他没想到美神般的小舞娘竟然是个女贼。不过李浩不甘心看到姬娜这般堕落下去,他拿出身边所有的钱和一张名片放在姬娜手里说:“姬娜,你应该向警方举报你的远亲大叔,然后带着哈桑回老家去好好读点书,将来找份正当职业,这样才对得起你死去的父母亲。”
尼罗河眺望长江
就在李浩带的这个中国旅游团回国前一天,姬娜和哈桑在警方的陪同下来到中国客人下榻的宾馆。原来姬娜听从李浩劝告,向警方检举了远亲大叔,警察局得到姬娜姐弟协助,很快捣毁了一个专门窃取外国游客钱财并在香精市场销赃的犯罪团伙,那家神秘的香精店也被查封了。
姬娜承认是她在游轮上偷了陈太太的项链,现在虽已物归原主,但陈太太毕竟付出了物质和精神代价。已身无分文的姬娜此时只能为陈太太跳一段舞作为赔偿,如果陈太太决定起诉这个小舞娘的话,姬娜就可能去坐牢。
陈太太已经听李浩讲述了姬娜的身世,她同情地拉着姬娜的手说:“年轻时谁都容易犯错误,只要改了就好。再说我也要吸取教训,今后再出门旅游,决不戴贵重首饰,中国人的某些习惯也应该改变改变了。”
为了帮助这对小姐弟从此走上正常人生道路,中国游客自发地向姬娜姐弟捐了款。姬娜感动地说:“谢谢中国朋友的深情厚谊,我们姐弟俩将永世不忘。我们一定好好生活,希望将来有一天去中国看看长江,因为长江和尼罗河一样有名。”
黑皮小哈桑问了李浩一个问题:“中国有骆驼吗?我去中国的话也能牵骆驼吗?”在座的中国人和埃及警察都笑起来了,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责编/章慧敏插图/陈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