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唢呐声声唤亲情

2007-12-29

上海故事 2007年4期

  豫北许营村的许老汉会吹唢呐,农闲时常到村北池塘边的大柳树下吹奏,他最拿手的曲子是《百鸟朝凤》。
  两年前,许老汉的儿子媳妇去北京打工,把两岁的孙子小石头留在家里。从此,祖孙俩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许老汉走到哪,小石头就跟到哪,村北池塘边成了祖孙二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小石头最爱听爷爷吹唢呐,每当他哭闹不止时,爷爷的唢呐一响,他就会止住哭泣。有一次,小石头在外边贪玩,吃饭时还不回来,许老汉取出唢呐一吹,小石头竟很快跑了回来。从此祖孙俩达成一种默契,唢呐声成了爷唤孙归的无形命令。
  小石头4岁这年,儿子回家把他接走了,说是让他到北京上幼儿园。许老汉心里虽不愿让孙子走,但为了他的前途,嘴里没敢吱声。令许老汉想不到的是,小石头到北京两个月竟给弄丢了,儿子找遍北京所有的地方也没找到。
  常言说,孙子是爷爷的命根子。小石头丢失的消息传到家里,许老汉当场就晕了过去,接着便大病一场。病好后,人们发现许老汉变了,嘴里常莫名其妙地念叨孙子的名字,对唢呐也更加痴迷,几乎天天都去池塘边吹奏,风雨无阻。老伴劝他不听,儿子劝他不理。几个老哥们劝他说:“年龄不饶人,想开些,别再去吹了,保护身子骨要紧。”谁知他竟摇摇头说:“你们不懂,我这是在用唢呐声为孙子引路,孙子无论在哪儿,只要听到我的唢呐声,就会循着声音找回家来。”
  一老者说:“北京离咱这一千多里,怕是听不到吧!”许老汉肯定地答:“能,我有感觉,我孙子一定能听到……”老哥们见状都说:这老头八成是想孙子想疯了。对他既同情,又怜悯。
  就这样,许老汉天天去池塘边吹唢呐,吹唢呐成了他的精神支柱。许老汉之所以要到池塘边吹奏,因为只有在那里,他才有孙子就在身边的感觉。许老汉这一吹就是6年多,可时直至今日孙子还是没有回来。老哥们见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再次劝他不要再吹了,可他仍是我行我素,痴心不改。
  这年正月十五,许营村西的一个村子请县剧团唱戏。午饭后,村里的人们都陆陆续续地去看戏了,许老汉还是雷打不动地去池塘边吹唢呐。这时,从东边路上走来一群看戏的小孩,他们被许老汉的唢呐声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听其吹奏。许老汉见来了这么多观众,吹得更卖力了。一曲终了,他发现别的小孩不知何时都走了,唯独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还蹲在地上支楞着耳朵听。许老汉打心眼里感谢这个小观众,爱怜地上前拍拍他的脑袋说:“小子,伙伴们都看戏去了,你咋不去哩?”那小男孩像从梦中醒来似地说:“记得过去爷爷爱吹唢呐,俺喜欢听,所以听迷了。”许老汉问他叫啥名字、多大了、是哪村的?小男孩说他叫全成,11岁,是东边小屯村的。说完,急急忙忙跑去看戏了。
  许老汉开始并没把这事往深处想,回到家里想想,觉得今天这事有点怪:这小孩的年龄不但与孙子相同,而且他爱听唢呐,他爷爷也爱吹唢呐。更让许老汉感到奇怪的是,方圆20里内,会吹唢呐的就自己一人,从没听说过小屯村有吹唢呐的,莫非这孩子是自己的孙子……他越想越像,越像越想,决定明天去小屯村问问情况。
  第二天,许老汉到小屯村暗中一了解,那个全成竟真是抱来的,而且抱养时间就在小石头丢失后不久。
  得此消息,许老汉心里禁不住一阵激动,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小男孩很有可能就是小石头。他分析,小石头可能是被人贩子骗走,卖到这里的。为不惊动对方,许老汉没敢声张,偷偷给在北京的儿子打了个电话,说是发现了孙子的线索,叫他赶紧回来。
  儿子闻听小石头有了线索,立即赶了回来,通过派出所一了解,那个全成是从南阳抱来的,他两岁时父母双亡,跟着爷爷一道生活。7年前,爷爷因急病去世,小屯村的一户人家抱养了他。更巧的是,全成的爷爷竟也是个唢呐爱好者……
  空喜欢一场,许老汉非常沮丧。儿子劝他说:“爸,别伤心了,您已经尽力了。孩子丢了这么多年,又不是在本地丢的,不要再抱希望了。走吧,跟我去北京散散心吧!”
  许老汉听后摇摇头说:“我哪儿也不去,我要在家等孙子。”
  儿子离去后,许老汉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池塘边吹唢呐。令许老汉欣慰的是,那个喜欢听唢呐的全成经常过来听他吹奏。时间一久,他们渐渐熟了。
  一转眼到了春天。一个星期天下午,全成又跑来听许老汉吹唢呐,而且还带来一个小伙伴。全成介绍说,这小男孩叫孬蛋,家住东边的小窑村,不但与其同岁,并且还是同班好友。全成还说,孬蛋也喜欢听唢呐,所以他这次也跟来了。
  许老汉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孬蛋比全成还要喜欢听唢呐,问他为啥喜欢?孬蛋说,他过去听爷爷吹过,好久不听了,特别想听。
  许老汉一闻此语,不由又想起了孙子,但随后又摇了摇脑袋。因为上次的教训,他再不敢轻易往那方面想。由于孬蛋是第一次来听他吹奏,他决定给其多吹几曲。
  许老汉有个气管炎的老毛病,吹奏的时间一长,嗓子眼里就难受,一难受就得停下咳嗽。当他坐在那块大石头上,一支曲子刚吹到一半时,不争气的嗓子又一阵难受,他只好停住咳嗽起来。就在这时,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小孬蛋情不自禁地站起身子,走到许老汉背后,轻轻地给他捶起背来,那姿势、那部位,以及拳头的轻重,都宛如当年小石头给他捶背时一样……一见此状,许老汉心里猛地打了个激灵:啊,莫非这小男孩真是小石头?要不……
  可能是心理作用,没往这方面想时还不觉得像。有了这种意向后,许老汉竟是越看越像,从鼻子到眼睛,从说话到走路,举手投足,分明活脱脱的一个小石头……第二天,许老汉迫不及待地去小窑村打探情况,结果却令其大失所望。
  原来,孬蛋是一户张姓人家从几百里外的山东表姐家抱来的,表姐生了一对双胞胎,养不起,想送给别人一个,正好张的妻子不会生育,小孩4岁那年,他把老二给抱过来了。更巧的是,那孬蛋也有个会吹唢呐的爷爷。为解除许老汉的怀疑,对方把表姐的姓名、住址全告诉了他,叫他前去调查。
  许老汉见人家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无法再怀疑了。再说,几百里外的地方,去一趟也不容易。许老汉转而又想,现在学校都在教育孩子要尊重、关心老人,说不定这小孬蛋学得好,懂礼貌,见自己难受,才来为自己捶背的,结果与孙子为自己捶背时的情景巧合,自己一激动,看着他处处都像小石头……
  许老汉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准备放弃时,那个孬蛋利用学校停课的机会又来听他吹唢呐了。一回生,两回熟。许老汉见他对唢呐如此爱好,决定把最拿手的《百鸟朝凤》吹给他听。吹到高潮时,许老汉的身子禁不住随着曲子起伏而有节奏地晃动起来。吹着吹着,他不经意间朝坐在面前的小孬蛋瞟了一眼。这一瞟不要紧,竟发现小孬蛋两眼紧盯唢呐,脑袋也在不由自主地随着曲子的节拍摇晃。这个动作许老汉太熟悉了,过去小石头在时,最爱听的曲子就是《百鸟朝凤》,由于听得多了,对这个曲子熟了,每当吹到高潮时,他的脑袋都会随着许老汉的晃动而有节奏的摇晃。
  这一意外发现,再次坚定了许老汉“孬蛋就是小石头”的信念,他决定按照孬蛋养父母提供的姓名、地址,悄悄去山东了解小孬蛋的身世,如果真不是小石头,再放弃不迟。许老汉按照地址,找到那个村子一打听,竟是查无此人。许老汉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他从孬蛋出现后的种种迹象猜测,这个孩子很可能就是自己的孙子。
  许老汉的判断不错,孬蛋的养父母为保住儿子,胡乱编了一套谎言在骗他。他们估计许老汉不会去山东调查,不曾想他竟真的去了。
  调查回来,许老汉准备马上把此事告诉儿子,可又一想,儿子回来也得通过公安人员调查,况且离得又远,万一再不是,既浪费时间又花钱,不如自己直接去找派出所说明情况,让他们帮助弄清事情的真相。于是他找到派出所所长,把自己掌握的情况全告诉了他。所长非常重视,立即调兵布阵,进行侦破。
  很快案子破获,孬蛋果真是许老汉的孙子。原来贩卖小石头的,竟是和儿子在一起打工且最信任的朋友和老乡“大头”。村民们都说,是许老汉的痴心感动了上天,上天把孙子给他送了回来。许老汉感谢公安人员,去派出所送锦旗。所长说,应该感谢的是您,是您帮助我们破获了这起贩卖儿童的犯罪团伙。
  此后,许老汉的唢呐声更响亮了。人们发现在他身边多了两个徒弟,一个是全成,另一个就是他的孙子小石头……
  (责编/方红艳插图/安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