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遇尴尬
2007-12-29顾文显
上海故事 2007年13期
约翰不远万里来中国读书,对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佩服得五体投地,为了进一步接受熏陶,他昼思夜想,一定要娶个才貌双全的中国姑娘为妻。
约翰的想法得到他中国导师的全力支持。没过多久,导师拿来一篇文章,说是某位才女写的:“你看看,有味儿。”导师说。
约翰拿起稿纸凑到鼻子根儿,嗅了半天,说:“哇,有味儿,香水味儿。”
导师哈哈大笑,这个老外,还自以为是中国通呢。他告诫洋弟子说:“你对中国文化了解得还早哩。这‘有味儿’不是让你用鼻子嗅,是让你逐字逐句地细读,认真思考,才能体会出她文章的内涵和灵秀来。”
约翰恍然大悟,把文章带回寝室里读了无数遍,赞不绝口。他请求导师引荐,跟那女孩见了一面。见面后他有些失望,对导师说:“文章写得有味儿,可惜人长得不漂亮。”
导师挠挠头,这老外审美档次不怎么样啊。他提醒洋弟子,那姑娘是个非常有素质的女孩儿,不可以一见面就草率下结论的:“以后你会发现她很有味儿。”
“噢。您是说我必须一厘米一厘米地欣赏?”约翰觉得他已经理解了“有味儿”的含义。
导师让他逗得哭笑不得:“你是怎么理解中国文化的?中国女孩绝不会允许你那样去欣赏的。”导师说:“这个‘有味儿’是说,女孩有一种深层次的美,你应当多次与她接触,才可能发现她潜在的气质,比一般俗女孩要高雅得多。”
导师没有说错。约翰跟女孩频繁接触,感觉果然一次比一次更好。这天,两人在街上走得既累又饿,女孩倡议街头小吃。点了几样,约翰急不可待,狼吞虎咽……女孩说:“你慢点儿吃,那样才有味儿。”
“你是说,我必须细读多思考,多接触,然后才能发现它的内涵灵秀、气质高雅?”
“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还中文研究生呢。”女孩给他示范,中国小吃必须细嚼慢咽,这样才能品尝出它独特的风味儿来。
约翰按女孩说的去品尝风味小吃,可不,中国的小吃美妙无穷,想不到换了一种吃法,感觉竟然有天壤之别!
吃过饭,女孩说:“我家离这儿不远,你要不要去看看啊?”
约翰自然求之不得。一进门,居室内的字画和民间工艺品简直令约翰目不暇接,他发现墙角一个敞口的纸袋内,躺着一双脏鞋垫儿,上面刺绣着精美的图案。约翰自语道:“这是什么古董?”说着就要伸手拿了看。
女孩慌了,这鞋垫是准备刷洗的,怎么可以让客人伸手!她急忙说:“别动!”
“为什么?”
“有味儿。”
这下,约翰更糊涂了:“你的意思是说,这古董需要我细读多思考,频繁接触,还必须细嚼慢咽,才能品尝出它独特的风味儿来?”
(责编/邓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