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女人的黑白
2007-12-29陈哲
中国新时代 2007年8期
这是一个关丁创业的真实故事,主人公在向本刊记者述说过往辛酸时,心情已经淡然。对于如今的嘎斯非儿服饰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陈非儿来说,那些已经不再是苦涩的回忆,如今已是一笔人生的巨大财富。
广州的6月天就像漏了一样,雨下个不停,陈非儿站在办公室窗边,望着外面雨中的广州,陷入深思,雨点一颗颗打在窗上,一如往事一历历敲打着她的心。
独闯广州
“非儿,毕业回家工作吧,你爸爸已经给你找好了一家外贸公司的工作。”在电话里,陈非儿没有直接回答妈妈,其实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毕业以后要去广州闯荡。当初放弃已经读了两年的医学院考入浙江大学纺织学院,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广州无疑是服装设计者的天堂。
放下电话,陈非儿开始收拾行装,藏好身上仅有的150元钱,踏上了南去的火车。深夜到达广州时,陈非儿身上只剩下30元钱。
“去广州,去广州了。—下了火车的人们纷纷挤上了一辆停在广州站的巴士,还没分清东南西北的陈非儿迷迷糊糊地也上了车。这是一辆开往中山的车,搞清状况后,她哭着喊着下了车,兜了一圈又回到了广州火车站。
身上只剩下6块钱了,别说住旅店,吃饭都是问题。天还没亮,她下意识地朝人多的地方走去,心里不断给自己打气;明天,见到姑姑就好了。广州火车站的天桥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劳务市场,来广州打工的人,都在那里等待机会来临。陈非儿坐在了一家拖儿带女的四川人家旁边。
终于熬到天亮,她赶紧找公用电话亭给姑姑打电话,“她一个月前就离开了。”陈非儿这才想起,毕业前忙于毕业设计,已经快两个月没有和姑姑通信。仿佛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消失了,完全没了办法的她又回到四川人家旁边,“我的钱包丢了,在这坐一下,明天就走。”
那家四川人很善良,每当有不怀好意的人过来纠缠陈非儿时,他们总是挺身而出。第三天早上,几乎绝望的陈非儿看到了马路对面的派出所。
“我的钱包丢了,我想回家,您能帮我把这个戒指当掉吗?”她怯生生地递过戒指,这是母亲送给她的成人礼物。“没有什么舍不舍得。”此刻的陈非儿只想着回家,她从没有想过广州会是这个样子。
还算顺利,警察帮她当了戒指,最出乎意外的是好心的警察帮她找到了姑姑,就在见到姑姑的一瞬间,陈非儿晕了过去——由于饥饿,疲惫加上惊吓,她昏睡了三天。
就像一场梦
“玩几天就回去吧。”姑姑说。陈非儿也是这样打算的,没想到一个月后,一位热心的阿姨帮她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700元,比家里的工资高出三倍还多,“先留在广州吧。”她对自己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陈非儿去了广州的白马市场,“这里才是属于我的天堂,”她兴奋得想。从白马市场出来后,陈非儿就买火车票回老家了。
“妈妈,我要创业,借我点钱吧。”有过一次打工经历的她知道,想要不受气,必须给自己打工。怀揣着母亲给的二万五千元钱,陈非儿再次回到了广州,同行的还有母亲从裁缝铺请来的三个小帮手。
租房,买一台二手缝纫机、以前的工友帮忙做了简单烫板,然后是三天三夜闭门设计制作。陈非儿这一次鼓足了劲:只许成功,没有失败。
第四天早上,陈非儿带着四件作品出现在白马市场的门口,她身上的样品立刻引来很多人打听,“姑娘,你的衣服在哪买的?”“我们自己设计的。”“工厂在哪?可以看看去吗?”“工厂在中山呢,我们楼上有档口。”
其实,只有两万多块钱的陈非儿那里租得起白马市场的档口,聪明的她早就找到一家香港老板的档口,由于老板常年不在广州,都是一个北方大姐照看生意。干是陈非儿和北方大姐商定,每卖一件衣服给大姐提成20元钱。
第一天,陈非儿手中的四件样品全部卖出,此外还预订出50多套成衣,第二天,定货100多套,第三天,200多套……第一个月,除去各种费用,陈非儿挣了一万多元,那位北方大姐提成拿了好几万。
第二个月,陈非儿在白马市场对面的宾馆租了一个房间做档口,定货的客人络绎不绝,这个月她挣了9万多。一切顺利得仿佛像是在滚雪球,收入越来越多,她把挣来的钱全部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连着三个月搬了三次工厂,第三个月,她租了一间标准厂房,但即使她自己的四十多台缝纫机一直生产,也完不成每天四,五千件服装的订单,陈非儿就找其他服装加工厂代生产。
陈非儿在白马市场做生意以后,市场多了一道亮丽的景色。为了不占档口又能吸引新客户,她把自己穿着样品拍摄的照片,做成大幅的喷画,放在白马市场里,这一招果然奏效,其他商户也纷纷效仿。
她就像上了弦的娃娃一样,开始忙个不停,进货、生产、发货。每天在白马市场门前,做模特推销自己的作品,她被晒得黝黑;为了进货,经常坐在摩托车后座高高摞起的布匹上,陈非儿不知道出过几次车祸。
两年后的一天,陈非儿突然疲倦了,走在熙攘的广州街头,她感觉自己突然找不到方向了,“这是我要的生活吗?有谁知道这些漂亮的衣服是我设计的?我真像一个暴发户。”她狠狠的对自己说。
于是服装加工厂停工,陈非儿转行开了一家酒楼——豪华的装修,豪华的排场,开业以后,她把酒楼交给家人管理,自己则去云游四方了。
后果可想而知,毫无经验的家人将酒楼经营的一塌糊涂。陈非儿果断地停掉了酒楼的生意,但营业两年的酒楼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将陈非儿的积蓄吸个精光,还让她背负了80万的欠款。
从千万身家到一贫如洗,一切就像一场梦。从头再来
离开了广州的陈非儿,谈不上伤感,只是有些不甘心,此时的她已经知道自己输在那里。“自己的服装事业遭遇发展的瓶颈,除了个人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收拾行装,陈非儿去了成都,她要在那里从零做起。
“我想做一名业务员。”在国内某服装品牌集团成都分公司,陈非儿隐瞒了之前的种种经历,“我卖过服装,对服装很感兴趣。”
从一名业务员做起,三个月后,她升任公司计划部经理兼任女装部经理。在集团的一次全国巡演中,陈非儿策划的成都站巡演给集团总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巡演很成功,很有创意,可以说是全国最轰动的一场。”集团总裁慧眼识才,“我们公司要成立自己品牌女装部,你过来吧,年薪60万。”
“我是准备以后要去广州的,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很好的打工者,因为我不会永远只给别人打工。”陈非儿拒绝了邀请,她希望在成都再学一点品牌的经营和管理,她知道,在底层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几个月后去集团总部开会,总裁再次找到陈非儿,“我知道你在广州的经历,你来吧,这里一样可以实现你的梦想,你欠的债款,我们帮你还,以后从你的年薪中扣除就可以了。”陈非儿没有想到,公司会去调查自己的经历,但对于老板的诚意,她还是谢绝了。
带着从服装集团学到的品牌管理知识,陈非儿没有盲目地再下广州。“我要把学来的知识先试试手。”她承包了一家代理国外服装品牌公司的成都分公司,“如果我做到一年1500万的销售额,你给我什么奖励?”陈非儿问总公司老板,“给你150万奖励。”
一年后,陈非儿承包的公司做到了1600万的销售额,然而老板却没有兑现当时的承诺。“先给你5万,其余分批给你。”老板希望留住陈非儿。
然而陈非儿去意已决,她要再回到广州。拿起5万元,陈非儿扭头就走了。“5万元,加上之前的积蓄,可以从头开始了。”她心里盘算起来。
尽管离开广州几年,但却因为没有离开服装业,陈非儿对服装业的各种行情都了如指掌。这一次,她明白要拥有自己的品牌。于是再次在广州开始了创业生涯,也许是因为之前的积累,这一次跟当年一样如鱼得水,并没有费多大的周折。
在白马市场,陈非儿为自己的服装设计了很精致的品牌标识,但市场里面的商家都不是很理解陈非儿的作法,认为那是多此一举,在白马市场,不应该讲究什么品牌。面对非议,陈非儿无动于衷,她知道,小小的白马市场只是练兵的地方,有更广阔的市场等着她。
几年前,那个能吃苦的服装设计天才又回来了,这次她一样能吃苦,不一样的是,她不再迷茫,她拥有了自己的品牌。
“嘎斯”在藏语里有“最美好的”、“最勇敢的”意思,再加上“非儿”二字,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服装品牌。在公司网站上,陈非儿这么描述自己的新品牌,“嘎斯非儿”就如同新世纪落入人间的一个精灵,要将超脱自然的生活追求融入到服饰之中。
经过四年的发展,嘎斯非儿的黑白文化成功打造了中国女装中举足轻重的品牌。如今的陈非儿想将黑白文化演绎到极致,准备向国际女装市场冲刺。
即要管理企业,又要把握企业战略方向,陈非儿越来越繁忙,但由于割舍不了对于服装设计的挚爱,她依旧要参与服装的设计。陈非儿希望自己设计的服装可以引领中国的服装潮流,更希望在国际服装T型台上,嘎斯非儿能够占据重要的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