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彩虹” 新航空姐制服
2007-12-29
中国新时代 2007年12期
你知道吗?
身着蓝色花制服的是乘务员
身着绿色花制服的是高级乘务员
身着红色花制服的是乘务长
身着棕色花制服的是客舱主管

大部分公司里都有这样一群“空中飞人”,他们频繁地往返于国内国外,每年每月每周有大半或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天上”。周而复始的长时间的空中旅行,几乎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天上”,于他们更多的是平淡甚至乏味。在世界航空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让乘客的空中生活变得活色生香,成了各家航空公司集中精力比拼的软实力。为此,我们刊载系列的文图,对世界各航空公司的客服实力、质量与水准,以及相关硬件设施,进行客观实录。
本期收录的是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姐制服。对于乘客来说,当身着时尚制服的空乘人员穿梭于机舱时,他们便是最具观赏效果的一道空中“风景”,殊不知,在赏心悦目的背后,关于这些时尚养眼的制服,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优雅的新航空姐是新航乘客服务标准的代表。身着巴黎著名女装大师皮耶·巴曼(Pierre Balmain)设计、采用蜡染面料制作的美丽的制服(sarong kebaya),新航空姐成为体现新航热情友好服务和亚洲好客传统的具体化身。
1972年,马星航空公司分成两家新的航空公司——马来西亚航空和新加坡航空之后,身着富有地域色彩制服的新航空姐便一直是新航国际市场开拓活动和广告推介活动的形象大使。
全球性标识
1993年,新航空姐的蜡像进驻世界著名的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成为馆中展出的第一个商业人像。杜莎夫人蜡像馆表示,新航空姐中选的原因是“反映日渐普及的国际旅游趋势”,同时,以此纪念新航和新航空姐诞生21周年。
严格的培训
新航的客舱乘务员体现了公司的客户服务理念。新航空姐在加入新航之后,便要接受为期约15周的专业训练。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新航空姐还要参加一系列的复训以及新产品服务训练课程。
新航空姐不仅在客舱服务、照顾乘客以及为年幼、年长乘客及残障人士提供特别服务等方面训练有素,更精通各种安全疏散程序。
90%的新航空姐为新加坡籍或马来西亚籍。为了在语言上为不同国籍乘客提供方便,新航还从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印度、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挑选了部分空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