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廊坊日报社:一份党报的市场化突破

2007-12-29郭京泉高长本

中国经济周刊 2007年49期

  
  《廊坊日报》是中共廊坊市委机关报,是廊坊市发行量最大的纸质媒体。作为廊坊首席权威媒体,《廊坊日报》在人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近年来,伴随着廊坊社会经济飞速前进的步伐,《廊坊日报》的事业也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7月新的领导班子组建以来,报社逐步确立了“办报立社、管理兴社、经营壮社、发展强社”的兴社理念和“以人为本,亲民惠民,新闻立报、副刊活报、服务兴报、广告强报”的办报理念,明确提出了“准确传递市委信息,深入宣传重要决策,及时报道典型事迹,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营造发展和谐氛围,展示廊坊良好形象”的办报宗旨,全力打造“实力报社、效率报社、和谐报社”。
  
  办报立社,夯实质量之基
  
  一份党报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关键是全面提高报纸质量。而提升报纸质量关键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办报理念,找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与百姓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06年,《廊坊日报》社创办了《晨刊》,《廊坊日报》由对开8版增至对开12版,形成A、B、C三个版群。扩版增刊后,《廊坊日报》的目标定位为“一份报纸,两报功能;党报晨刊,相融共生;服务机关,满足家庭”。改版后,A版以刊发时政新闻为主,强调指导性;B版刊发社会新闻,强调可读性;C版以刊发娱乐新闻为主,强调趣味性。B、C版群为《晨刊》,栏目设置、主要内容都参照晚报、晨报、都市报的内容特点来设置,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聚焦热点、难点和社会的普遍关心点;突出知识性、实用性和新闻的时效性,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发行总量明显上升。2007年,《廊坊日报》又根据发展需要进行了全新改版,新创办了健康、教育、汽车、楼市四个周刊和《廊坊周末》,为增加报社收入搭建了平台。
  一份报纸满足党政机关和群众生活两种需求,党报晨刊相容共生,收到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廊坊日报》突出新闻立报,精心组织策划。为此不断增加昨日新闻和独家新闻的比重,努力做大做强本地新闻,以满足干部群众的阅读需求;减少了编辑数量,扩大了记者队伍,以相当数量的一线记者保证充足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昨日新闻;同时,在廊坊下辖县级市设立了记者组,重点挖掘重大题材,采写精品新闻,使报纸上新闻稿件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其中昨日新闻更是占到三分之一以上。
  《廊坊日报》还建立健全四级策划机制,坚持做到重大活动特别策划,常规宣传常规策划,非常事件非常策划,最大限度的开发新闻资源。对于热点问题和重大事件,由社长、总编辑统筹协调,编辑部、广告部、发行部齐头并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今年以来,报社策划实施了一些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如以反映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示廊坊发展成果为目的的“百名市民(读者)观廊坊城乡发展成果”大型公益活动;以记录廊坊发展步伐、颂扬先进人物为目的的“廊坊十大新闻、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以呼唤爱心、救助贫困大病儿童为目的的“满街飘舞黄丝带、爱心涌动文明城,救助贫困大病儿童行动”……
  这些活动赢得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其中“黄丝带行动”先后募集善款5万多元,进一步营造了扶危济困、关注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彰显了廊坊这座城市的文明和谐之风,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2007年,《廊坊日报》首次跻身于全省十佳报纸、全省十佳优秀报社行列,同时也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多项荣誉称号。
  
  管理兴社,激发创新之源
  
  为了达到“形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报社要求领导班子必须率先垂范,有话说在当面,有事摆在当面,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光明正大、襟怀坦荡。要求班子做到的,班长首先做到;要求干部群众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要求一般职工做到的,党员首先做到。对于党委成员和中层干部,必须做到“处事公、律己严、待人诚、工作勤”。全体干部职工则必须维护团结,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市场、有作为、有待遇、有前途。在报社已经形成“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必然有位”的良好政治生态。
  
  为了强化管理达规范,报社建章立制,使领导班子、每个科室、每名成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具体工作规范和考核办法。因为明确了职责,建立健全了考核奖惩体系,本着“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使编辑、记者的抽象劳动用“A、B、C、D、E”五个等级的版面和稿件具体成果展示,从而得到不同的报酬和稿费,解决了长期困扰报社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老大难问题,进而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目前,《廊坊日报》员工的奖金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一跃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廊坊日报》还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与“内部培训”相结合,全面推行全员培训,风吹不动,雷打不摇,有效提高了办报和经营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推进用人制度改革,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前不久在实习记者中择优招录了首批社聘记者,解决了困绕他们的“出路”问题。同时,又从今年应届毕业生中新招聘了一批编辑记者,为报社发展储备了人才。
  
  经营壮社,构筑发展之本
  
  报社党委坚持采编、发行、广告、印刷“四位一体”、“四轮驱动”。报业经营以广告部为龙头,适应市场抓广告,齐心合力抓广告,增强主动意识,创新方式方法。2006年,各项经营收入达到预期的3000万元。其中,广告纯收入完成800万元(毛收入突破1000万元),在报业广告普遍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创造了增速最快、数额最大、收入最多的历史新记录;报纸发行收入完成 1000万元;工厂收入完成1000万元,其他经营收入完成100万元,比上年增收近1000万元,偿还债务600万元。2007年,报社广告收入有望完成1400万元,继续实现较大的跨越和发展。
  高质量的报纸及优质的发行服务赢得了读者的信任。近年来,《廊坊日报》的发行总量屡破历史纪录。从2005年的37000多份,一举突破4万份,2006年达到了41000份,发行收入达到近1000万元。2007年再创新高,达到了50000份,报款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2008年大征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截至目前发行总量已经突破50000份,有望达到近60000份,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实力的增强,报社党委在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投资近百万元建成了一套全新的采编平台,并于2007年全面启动投入,规范的采编流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投资30万元开通了《廊坊日报》新闻网站和电子版,不仅为市民打造了一个新的新闻平台,也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廊坊的窗口。投资100多万元更新了部分印前设备,使报纸的印刷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累计投资360万元购置了采访车辆、采编工具,发放了通讯补助,成立后勤服务中心解决职工吃饭难问题,办公室安装空调,置办社服统一形象等,改善了全体员工的生活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