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发展的原因探析

2007-12-29刘贵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07年2期

  摘要: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获得相当程度发展,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为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民族国家的形成增加了国家对人才需求量,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为教育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大学教育的发展是近代早期英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和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关键词: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发展原因
  
  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如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剑桥大学在1564年有1267名学生,1570年有1630名,1622年达到3050人,牛津大学1605年有2254名学生,1611年有2409人,1612年有2930人。对速度而言,应不亚于今天大学扩招;学生社会构成日益世俗化:中世纪大学生主要是教区教士和想进入教会的穷家子弟以及极少部分的乡绅幼子,但到近代早期,大量世俗人士,包括土地贵族和乡绅、专业人士等都挤进大学。1575-1639年牛津大学入学新生社会背景的细致考虑表明:贵族、乡绅出身学生占50%,平民出身学生占41%,教士出身学生占9%。再次,教学内容也由神学教育转向绅士教育,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通才。如剑桥大学的一名教师理查德·霍尔兹沃斯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下午都学习修辞、希腊语、拉丁语、古典文学。近代早期大学教育的发展为英国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持,是推动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大学教育发展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试就近代早期大学教育发展的原因作初步探讨。
  
  一、经济的发展
  
  任何时期的教育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推动,近代早期大学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中世纪中后期牛津、剑桥两所大学都曾出现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的现象,学者们认为这与英国当时经济发展迟滞不前有直接关系:由于食品和财政匮乏,学校处于关门的景况。近代早期英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发展的推动。
  近代早期经济发展对教育最明显的影响是加大了对教育设施的投资,在大学中掀起了学院建设的热潮。中世纪大学主要是由宗教人士捐赠所建的讲堂(hall)和寄宿舍(boarding)。由于财力有限,这些组织机构规模较小,而且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不利于大学教育的发展。到近代早期,英国农业、商业都获得很大程度的发展:1450-1650年谷物产量每英亩增加30%,每头家畜饲养的重量也翻了一番,到1760年时即便遇到灾年,英国农产品也可以大抵养活英国人口,农业发展解决了英国人的生计问题,历史上曾反复发生的瘟疫、饥馑等现象从此消失了。在商业贸易方面,到17世纪英国日益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海外殖民也使得国家财富迅速增长。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大批富有的世俗人士与宗教人士共同加大了对教育的捐赠,掀起了学院建设的高潮。牛津大学在1500年有10所学院,到17世纪初达到18所。这一时期,剑桥大学也建立了基督教学院、圣·约翰学院、莫德林学院等6所学院,两校共有40余所学院。除了新建学院以外,大学还大规模地改建、扩建老学院,如牛津大学的默顿学院、埃克塞特学院、奥里尔学院等。相对中世纪讲堂、寄宿舍等教学机构而言,学院有固定的捐赠支付教师的薪水、维持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转。近代早期学院的兴起改变了中世纪大学的形象,让大学作为有固定处所,有带薪教师的教育机构发展起来。
  经济发展不仅推动了学院兴起,也直接推动了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近代早期的大学教育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教育费用不断攀升。16世纪末17世纪初学生每年应缴纳的学费为30-40镑,1720年上升为每年50镑,1750年为80-100镑,1850年200-250镑。除了缴纳学费以外,家长还需要负担餐饮费、服饰费、娱乐开销费等其它费用,支付大学教育的费用将是一笔数目不菲的开销,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是无法承担的。伊丽莎白时代伦敦商人平均年收入是7780镑,布里斯托尔商人是1921镑,埃克塞特商人是1913镑,但不动产没有计算在内;一些律师的年收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