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美,我在你隔壁

2007-12-29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2007年1期

  我小时候最爱去隔壁的静美家玩,她爸妈都是做编辑的,家里堆满了各式的报纸和杂志。我和静美学习完,会窝在杂志堆里。半天都不出来;直看到外面的天渐渐暗下来,窗户旁的路灯次第亮起,她父母把眼睛酸涩的我们从杂志堆里轰走。
  我喜欢静美还有她的父母,甚至这种爱超过了对自己爸妈的爱:每每做完了作业,妈妈站在阳台上高声喊我回家时,我都有些依依不舍。偶尔妈妈放我到静美家去睡,我会当着她的面,就兴奋地欢呼“万岁”,像个逃出牢笼的小鸟,直把妈妈气得脸色难看起来才会罢休。
  高中的时候,我读文科,静美则选了理科。功课开始紧张,我们再不能像从前一样悠闲自在地翻报纸杂志:放学后甚至来不及等对方,便要匆匆赶回家去吃饭,而后做永远也做不完的试卷。晚上学累了,跑到阳台上去休息片刻,看到静美书房里的灯还亮着,我会吹几声口哨。静美听到了就会跑出来,隔着栏杆和我聊一会儿。也就是那时候,在我的软磨硬泡里,我才知道,我和静美暗恋着的竟然是同一个男生——连齐!他是一年前搬到我们这个小区来的,在相邻的学校里就读。每天清晨,从阳台上,都可以看到他跑步去上学的飒爽英姿。我总是愣愣地看他跑过楼前的花园,一拐弯再也看不见了,才会背起书包冲下去,踏上自行车便跟着他慢慢地向前驶。
  我没有把自己也喜欢连齐的秘密讲给静美听。而静美,却是自此向我敞开了一切。每晚要睡觉的时候,她总会用歌声把我唤到阳台上去,与我分享她今天观察到的连齐的点滴。
  我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静美又用歌声将我叫到阳台上去。而后她一句话也没有,羞涩地把一封信递给我。我看到淡蓝色的信封上,“连齐”两个字像花儿一样微微绽放开来。我知道静美是想让我将信转交给连齐,我本应该如往常一样,欢欣地答应下来的。但那一刻,我却失了控地朝静美大叫:你不能!借着灯光,我看到静美温柔黑亮的眼睛,在夜空中迅速地黯淡下来。许久她才问出一句:“为什么?”而我,也是想了许久,才鼓足了勇气告诉她:因为,因为连齐他给我写了情书了。这样一个谎言,说出口的那一刹,我便开始后悔。我希望静美也能朝我大叫:你撒谎!可是她却没说一个字,转身跑回了书房。
  静美自此再也不与我提起连齐。已是高三,我们有足够多的理由骗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再与对方“话聊”,为什么连路都不一块儿走,为什么见了面彼此都会脸红。而且,那时候我的爸爸乱用公司资金的谣言几乎将我击垮,他被革职审查,或许,还有去坐牢的危险。而第一个披露此事的,是静美爸爸的报社,署名的记者,不偏不倚,也是静美的爸爸。
  那一段时间,我不敢去阳台,怕妈妈疯了一样地将我拖回去,让我不要再跟那个破记者的女儿说半个字。我,看到偶尔等我回家的静美,竟会恨恨地一扭头.快步走开去。我知道,自己再不可能原谅静美。尽管,静美曾经用沉默原谅了我的谎言,而这件事,自始至终,都与静美没有一点关联,甚至被领导派去调查的静美的爸爸,也并没有什么错误。
  我不知道静美在想些什么,她会不会像我希望的一样自责羞愧?会不会像别人一样拿幸灾乐祸的眼光看我?会不会早已把我这样一个一路走来的朋友冷冷地排除在外?没有人告诉我答案,除非静美自己。而我,已经许久没有与静美说过一句话了。
  我很少再跑到阳台上去看那个叫连齐的男生,他自始至终都不知道曾经有两个女孩子那么疯狂地关注过他,而且,为了他,畅通无阻的心有了无形的隔阂。他依旧跑步去学校,很昂扬的姿态。有一次走过小区的中心花园,听到有人在谈论他,说他已经被保送读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成为小区里第一个被保送的孩子。那天我莫名其妙地觉得开心,很想找个人天南海北地聊上一通,在夜晚的阳台上,站了那么久,才意识到,我想找的那个人,其实还是静美。因为,我无意识地,吹了已有些陌生的口哨。
  就在我想逃回卧室的时候,静美隔着栏杆叫住了我。我们在清冷的风里默默对视了片刻。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句话来:我有个好消息要与你分享。那一刻,我觉得有种什么声音在心底响起,似乎是某种坚硬的东西迅速消融的声音。静美告诉我,明天的报纸上,显著位置登出的,将是为我爸爸洗清冤名的消息。而我告诉静美,我和她都喜欢着的连齐,被保送去了北京。
  少女时代里曾经的那些摩擦和隔阂,就像春天里的风,携着让人疼痛的沙粒和尘土,可是它吹过去,却是姹紫嫣红,一片生机。守在彼此的隔壁,守着那份初恋一样不忍割舍的友情,穿过成长中的风尘和雨雪——静美,我想说,我在你的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