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和地区影响力分析
2007-12-29叶波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7年4期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CSSCI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从机构和地区两个角度进行了 分析评价,对读者了解我国的国际政治研究的现状和分布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国际政治 CSSCI 分析评价 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4-0113-07
引言
本文拟从二级学科的角度出发,分析讨论研究机构和地区在国际政治学方面的学术影响,以 保证能够更加准确反映各研究机构和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学术地位。由于CSSCI的每篇文章的学科分类是以一级学科进行的,所以在进行分析前,我们利用每篇 文章的图书分类号与国际政治的学科进行对应,抽取国际政治研究论文8000多篇[ 7] ,根据CSSCI的统计数据,每年国际政治的发文量占整个政治学领域的30%左右[3.5 ],说明我国政 治学方面的学者越来越关注国际政治,国际政治的研究在整个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地位越来越 重要。本文将借助CSSCI提供的各类数据对国际政治研究2001—2005年的发展进行分析评价 ,从而较为准确地了解我国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力,并把握国际政治研究的 热点和发展趋势。
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分析
2001—2005年间,每年发表国际政治研究论文的研究机构大约360个左右,我们首先考察不 同 类型的研究机构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学术影响。CSSCI对各个研究机构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形 成了研究机构 字典,主要有8个大类:高等院校、社科院系统、党政部门、党校系统、解放军系统、台港 澳作者、国外作者以及其他系统[1](详细数据参见表1)。
表1给出了上述8类研究机构每年发表国际政治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其中,普通高等院校( 不 包括军队院校、党校)5年共发文4280篇,占据所有发文的46.9%左右;社会科学院系 统为2015篇,约占22.1%;党政部门为584篇,党校系统为440篇,分别约占6%和5% 左右;其他类型研究 机构发文相对较少,这里要注意的是有些作者没有发文研究机构的没有统计进来。相对于整 个政 治学领域的普通高等院校、党政部门和党校系统、社科院系统的发文量分别占据43%、11%、 10%[1],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社科院系统的发文比例明显增高,是该领域党政部 门和党校系统发文比例的两倍,这个数据预示了国际政治研究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4/3ZiuvbkiRYB5L7D8xWq3y4.webp)
从年增长率看,社科院系统、党政部门、党校系统、解放军系统、台港澳作者、其他类型研 究 机构的发文数量呈现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5年间没有明显的增长,基本保持在相对固定的 规模上。普通高等院校的发文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5年间发文量增加了69.4%,并且增 加的速度稳步提高。5年间CSSCI政治学来源期刊的数量仅增加了4种,在总量变化很小的情 况下,普通高等院校发文量的稳步增加表明普通高等院校在国际政治领域研究中的影响正在 逐步上升,并反映了我国国际政治学科的发展、研究队伍和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及研究成果的 增多,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此外,国外作者的发文量虽然总量不多,但是增长迅速,五 年间增加了250%,到2005年已经达到了98篇,超过了党校系统排名第4位。虽然这些论文的 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的华裔学者,但是仍然说明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希望并且愿意在中国的 政治学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文章,寻求与中国政治学界的对话,也表明中国学者愿意进 行国际对话和交流,中国国际政治研究与国际学术界的互动日益增强。
1.国际政治研究机构发文统计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国际政治领域论文的研究机构主要来自我国普通高校、党校系统、社科院系 统和一些专门研究所,特别是综合性大学以及拥有政治学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授 予权点的研究机构是我国国际政治论文的主要生产者。表2给出了2001—2005年间CSSCI发表 国际政治论文不少于60篇的30个研究机构。
从表2可以看出在发文量最多的30个研究机构中,普通高等院校有17个(占56.7%),社科院 系统7 个,党政研究机构4个,党校系统1个,军队院校1个。这说明在国际政治领域中,最具影响 力的研究机构还是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社科院系统、党政研究机构、 党校 系统、解放军系统等非普通高等院校也占有相当的地位。这表明国际政治学研究的学者群分 布较为广泛,除普通高等院校以外,还有大量的国际政治学学者分布在党政研究机构、社科 院系统、党校系统等研究机构中,这与国际政治学的教学分布和人才培养是密切相联的。
从表2的发文量来看,国际政治研究排在第1位的是北京大学,而在整个政治学研究领域中 排在第1位的中共中央党校只排在第6位,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三所普通高 等院校都超过了中共中央党校。排在前10名的研究机构中,有6个是普通高等院校,分别是 北京 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它们都是拥有政治 学一级学科或者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二级学科博士点的高等院校。在院校中,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是国内最早从事国际问题研究的院校,研究力量较强,发文也较多 。值得关注的是,暨南大学后来者居上,在地区研究领域表现出自己的特色。
2.国际政治研究机构被引统计分析
国际政治研究机构被引是指国际政治论文所引用的论文作者的所在研究机构的被引。一般说 来,研究机构被引统计比研究机构发文更能反映一个研究机构的学术影响。表3给出了2001 —2005年国际政治研究论文被引用超过30次的研究机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4/WszkC9ouBPiYPd7Yn7ikoC.webp)
从表3可以看出,国际政治论文被引用超过30次的研究机构一共29个,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 9个、 社科院系统5个、党政研究机构3个、其他2个。与研究机构发文表对照,普通高等院校增加 了两 个,并且被引前10位中有7个是高等院校,说明高等院校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较高。此外,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国际问题研 究所、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等党政军研究机构也进入表3,这表明,除社科院系统(包括中 央和地方社科院)和普通高校外,其他各个领域的研究机构也成为中国国际政治研究的重镇 ,并在学术界享有较好的影响。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4/mVPCBNu3SttYi2JmgVaqVs.webp)
国际政治论文中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个高等教育或研究机构,均拥有本学科领域的一级学科 或二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对比研究机构发文和研究机构被引表可以看出,北京大学 、中国人 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6所大学和研究机 构无 论是发文还是被引次数,都名列前10位,说明这6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有 较强 的实力地位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外交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虽然发文量在10名以后 ,但是被引次数却进入前10名,说明这些研究机构的论文影响较大、声誉较高。
3.国际政治研究机构篇均被引分析
在表2和表3的统计分析中,那些规模较大的研究机构占有一定优势,而对一些人数少、规模 小的研究 机构,则较难有所反映。为了反映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的在国际政治研究中的影响,我们对 各研究 机构的论文篇均被引进行了统计,表4给出了国际政治研究论文的篇均被引前46名的研究机构。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24/kdN6ZYCYygit8njEnMeTnZ.webp)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篇均被引排在第一位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进入上表的中国社 科院下属研究机构达到7个,虽然这些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并不多,但较高的篇均被引率反映 出中国社 会科学院各研究所论文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第二, 8所高等院校排名前10位,相对于整个 政治学领域只有3所高校进入篇均被引的前10位(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1 ],高 校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论文质量还是较高的,并且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第三,一些研究 机构 不但发文多,而且篇均被引也很高,如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南开大学、中共中 央党校等,这说明了这些研究机构不但注重论文的数量,并且整体论文质量也较高,表现了 这些研究机构及其学者的学术素养和影响力。
地区学术影响力分析
虽然我们可以从国际政治研究机构的发文和被引统计了解地区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