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瀛寻美

2007-12-29吴志刚

中国化妆品 2007年9期

  日本是东方化妆品市场的代表,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小的国度里能产生如此众多的知名化妆品品牌?为什么在亚洲西风东渐的风潮里唯独日本本土品牌能够支撑大半江山?带着种种疑问我于2006年6月25日到7月1日期间随中山大学美容化妆品行业考察团对日本市场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主要到访了资生堂镰仓工厂、资生堂资料馆&艺术馆、HINOKI工厂、东洋发酵研究所、丰田汽车公司等日本企业与研发机构,走访了大坂、东京化妆品市场。简短的行程也许能为大家揭开日本化妆品市场的一些轻柔面纱。
  
  
  * 资生堂镰仓工厂
  
  1959年由大船工厂移入,是资生堂最大也是当时日本最大的化妆品工厂,现有员工1000人,其中大多数是35岁以上的女性。
  在镰仓工厂生产6大系列产品,在日本销售的所有口红都是这里生产的。资生堂有4500种商品,其中光唇膏就有107种,有30%的商品在这里生产。镰仓工厂有60条生产线,共涉及2000-3000种原料。可以看见的10吨的乳化缸有2台。在镰仓工厂膏霜一条自动生产线有16个灌装头每天可生产18500瓶。
  镰仓工厂定义6000支以上的订单为大订单,采用全自动生产线生产;6000-1000支为中订单,采用半自动生产线生产;1000支以下为小型订单。最低的订单量是100支。在特殊情况下即使只有1支唇膏的定单也可以进行生产。所有产品订单生产原则上4天可以完成,但由于质量保证方面的原因必须1周才能出厂。在库存上产品的安全库存要保证1.8个月,原料的安全库存1个月,包装的安全库存为2周。
  唇膏生产环节包括称量、原料检测、调色、混合、口红注入、外观检查、装盒、打码八道工序。从参观中看到的生产线情况非常有序,而且整洁。为了建立清晰的生产管理,资生堂有许多简单但有效的管理方式,比如:在生产线上戴灰色帽子的是管理层,戴红色帽子的是小组长,戴绿色帽子的是品质管理人员;戴黄色帽子的是危险机械管理负责人,让所有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员一望便知。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资生堂建立了严格的产品检验检测制度。在镰仓工厂半成品生产好后均要转入储料罐中,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进行灌装。其中仅检测就包括包装材料检测、感官检测、半成品检测、成分检测、微生物检测;通过机器实施的品质实验又包括:涂抹时间实验、抗摔打实验、X射线实验、包装摩擦实验、容器开合耐久实验、包装振动实验。
  镰仓工厂非常注重节能环保。资生堂要求所有商品不同材质的组件要便于拆卸,所有外包装用再生纸制成。镰仓工厂在工作间里通过采用自然采光节约电能1/3,各种生产垃圾均实现了分类管理,光垃圾就分为38种,每种都可以再回收。
  在镰仓工厂设有专门的精美的参观展示厅供参观者了解产品以及试用产品,在展示厅没有常规商品出售,仅有一种专门为到镰仓工厂参观者提供的限量唇膏出售,但售价高达6000日圆(合人民币450元左右)。镰仓工厂内设有专门参观展示线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