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绽开智慧之花
2007-12-29周卫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2期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天河部落(www.thjy.edu.cn)的诞生,顺应了时代,抓住了契机,让广大教师有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空间。我们的网络教研随着天河部落的诞生而应运而生,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与勃勃生机,绽开了无数教师的智慧之花。所谓网络教研,是借助网络这个大舞台,让教师在有组织、有目标、有方案、有策略、有过程、有反思、有总结的情况下的一种教研形式。在这个平台里,参加研讨的人员群体是多元的,有中小学教师,有学生家长,有本省教师,有外省教师;参加研讨的人员地位是平等的,有领导,有群众,有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也有经验丰富的普通教师、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参加研讨的人员观点是公开的,有赞同的、反对的、分析的、感悟的……这种缤纷的智慧之花在网络教研中呈现出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靓丽风景。
网络教研的特点
国际互联网已经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工具,它不仅是信息最庞大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更是检索信息、获得信息的最有效的途径。网络教研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悄然兴起的。
网络教研是一种知识的流动
我们的网络教研以其特有的功效存在于天河部落中,网络教研不但是平时实地教研的延续,更是教师们知识传递的集散地。教师们不限时间、地点开展教学研究,既能围绕教研主题进行学习、讨论,又能更深层次地促使大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谈出自己的体会。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如果只靠平时的实地研究,这些经验或想法是流动不起来的(毕竟实地教研时发言面是有限的)。有了网络,大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示出来,让更多人阅读,这就是一种知识的流动。这种利用网络开展的教研活动,使“停留在个人头脑中的经验和秘密”(自己的知识)成为公开的“脱离人头脑的知识”,形成“社会知识”。当自己的知识向“社会知识”存在形态转换时,当个人的知识写成书籍或在网络公开后,就转化为“社会知识”;当“社会知识”被个人学习吸收,并融入了个人的智慧得到发展,就转化为个体知识,个体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这正是网络教研的魅力。
网络教研是一种知识的共享
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研究,不但是让知识流动起来,更是为了让知识实现共享,进而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通过网络教研,互动、交往、讨论、对话、知识共享与内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教师们在网上浏览、学习、共享资源和思想,既开阔了视野,又提高了理论水平,在摄取大量知识的同时,发挥自身智慧优势,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一个苹果交换了,还是各得一个苹果;一个思想交换了,换过来的结果是拥有两个思想。网络教研给教师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交流思想、共享思想的平台。
网络教研是一种知识的创新
通过网络教研,我们学会用数字化的智慧反过来促进知识的进化。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究,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教师们的认识水平都有较快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网络的书面交流,使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仔细思考,才能就某一个观念、某个教法展开讨论。这就是网络带来的魅力。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通过网络教研使知识流动起来,大家的智慧得到共享,并因而产生出新的知识。教师的知识与智慧都在其中得到共同增长。从智慧的层面来说,“社会知识”只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被我们所利用,才能成为我们智慧中的一部分,融合成一个整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得到发展,最后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网络教研的制度
网络教研的制度和其他制度不一样,必须照顾它的独特性,即在时间、空间上不能作什么规定。因为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信息交流。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没有控制的中心”,这种“去中心化”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媒体呼唤更加开放和自由的传播环境。二是公众渴望得到更多自由与权利,包括“话语权”、“知情权”、“民主参与权”等。换种说法就是,网络是个自由发表看法的地方,观点不被限制,思维不被禁锢,时间不限定,地点不集中。教师在学校、在家庭里、在酒吧里都可以随时登录学习、教研。除此之外,如何制定网络教研的制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可以制定的。
网络教研必须有明确的主题
网络教研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让知识流转起来,达到知识共享,共同创造新的知识,这是网络赋予网络教研的一条生命线。为了保证教研的有效性,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教师知识的获得或付出都是盲目的、游离的,这样不能组织起有效的教研。
我曾组织了一次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主题网络教研活动。在开展活动前期,我作了广泛的调查,得知教师们最迫切想了解的作文教学问题。于是,我精心设计出四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根据一线教师的需求而设定的,结果参与者众多。四个问题共有6174人次浏览,写帖子数为138帖,其中不乏经典帖子。还有,2006年11月份的网络教研,我提出了三个话题,它们都是围绕着作文该如何教的问题,不仅包含了我们各个学校共性的作文问题,而且范围更加开阔,让不同层面的教师都有话说。
网络教研必须有任务驱动
网络教研是一种大规模的教学研讨行动。因此,任务明确,调动教师积极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认为要关注教师关心的热点问题。其次,任务要布置明确。第三,实地教研与网络教研结合,使任务落实到人,这样才能使教研活动顺利得以开展。
这个学期,我又开展了一次读专论活动,针对本学期特点,我寻找了一些关于“有效教学”、“基于知识点的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改的热点问题”等文章提供给教师阅读讨论。到目前为止不到一个月,阅读量达到4000人次,回帖数227帖,很多教师都写出了自己的思考。
网络教研必须有相对应的范围
网络教研虽然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但是事实上还是要有一定的范围才好。因为,既然是教研,必然有它的时令性,不可能无限期地讨论下去。所以,原则上必须限定某个时期作为讨论时间,这样可以相对集中地研讨必须研讨的问题。同时,与本学期工作做好协调。
网络教研值得注意的问题
网络教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相对而言阅读多,回帖现象少。即使回帖,也大多是客套话(客观原因是教师教学负担重,阅读时间少,深思时间不够),深入探讨得不够。②互动内容少。有老师提出问题,得不到大家广泛的讨论和回答。③深度不够。有的帖子思考不到位,没把自己的想法说透,以至于无法回复。以上问题,我们还要在网络教研中继续探讨。
总之,一石激起千层浪。只要确定好一个主题、一个任务、一个范围,教师们还是非常愿意发表自己看法的。在这里,教师们畅所欲言,一展才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尽情享受同行们的思想火花甚至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智慧之花在网络教研活动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