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运用法制教育手段保障公路建设廉洁高效

2007-12-29张秀丽

人大研究 2007年6期

  随着全省公路建设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任务也越来越艰巨。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反腐、防腐、拒腐防变的能力,保障了甘肃公路建设的廉洁、优质、高效。截至2006年,由工程处建成并通车运营的白兰、巉柳等路段达10条,总里程达到120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2.4公里,为甘肃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做法和经验是:
  
  一、依靠党规夯实廉政建设领导体系
  
  领导重视是搞好廉政建设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始终坚持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党纪条规的规定,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处长为组长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监察审计科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门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分析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形势,通报情况,商讨对策;协调解决与反腐败工作有关的重要问题;督促检查单位内部和下属单位的制度建设和履行职责情况。同时,还督促指导下属各项目办、收费处(所)建立了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确定了专兼职相结合的纪检干事和廉政监督员,健全了廉政建设监督网。并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其他负责人根据分工负直接领导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凡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任务,“一把手”亲自研究部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把手”出面协调解决。同时,领导班子成员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带头严格执行任职回避、经济责任审计、收入申报、廉洁自律、离任审计等制度,自觉接受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二、依靠教育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滋生
  
  坚持和完善廉洁自律教育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滋生的有效手段。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员和易发、多发职务犯罪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采取的手段是:1.加强法治思想教育。坚持对干部职工经常进行法制、纪律、道德教育,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并把该项教育贯穿于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督促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廉洁自律,反对和防止腐化堕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2.对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开展警示教育。适时用反面事例进行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近几年在全国公路建设中发生的“豆腐渣”工程,无一不与腐败有关。项目办充分利用这些典型事例,向全体参建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鸣警钟、亮红灯,使大家引以为戒。发现违纪违法隐患和苗头,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警示教育和诫勉谈话。发现违纪违法或者涉嫌职务犯罪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送行政监察机关或者检察机关。3.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了“学党章创先进、知荣辱做表率”等活动,组织学习了陈刚瑞、包起帆等交通行业先进典型事迹,教育和引导工程技术和施工人员诚实守信,依法管理;提醒他们在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于律己,艰苦奋斗,拒腐防变。同时,对易发职务犯罪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重点监督、定期交流或者轮岗。并坚持做到不任用、聘用法律禁止从事管理工作和财务工作的人员担任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财务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以及重要岗位工作人员。
  
  三、依靠制度科学管理公路建设
  
  建章立制、规范行为,是搞好廉政建设的基本保证。为使公路开发建设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我们建立健全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廉洁自律的制度。一是坚持和落实招标投标、政务公开、述职述廉、审计监督、重大事项报告等与廉政建设有关的制度,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措施。二是依据高速公路技术标准和规范,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严要求,不断吸收和借鉴先进的高速公路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结合甘肃省公路建设实际,制定、充实、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及办法,先后出台了《甘肃省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廉政守则》《质量、安全、廉政举报制度》等30多个规章及办法。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责任目标的明确落实,对加强廉政建设、规范建设行为,起到了很好的制约作用。三是督促参与工程建设的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制定了《高速公路现场管理细则》《内部党风廉政建设管理办法》《廉政建设目标》,签订责任书,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领导机构,实行政务公开等,同时要求制度上墙,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制度约束作用。四是为了把工程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了“双合同”管理,制定并与各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工程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明确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形成了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各行其职、互相监督的工作机制,大大增强了抓工程质量、抓廉政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依靠法制强化建设项目过程监管
  
  对于每项工程的主体工程及防护设施、主要设施材料采购等招标过程中,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甘肃省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成立招标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并加强纪律监督,确保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杜绝了各种“关系标”、“人情标”、“虚假标”的出现,有效地预防了招投标过程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严格按照省交通厅《招投标工作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坚持把监管融入工程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和治理腐败,特别是把事后监督变为事前事中监督,提高了监督效果。首先,对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检负责人等进行了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和更换;其次,建立健全重大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人员分流、利益分配和其他重要经营活动决策、执行的监督管理制约机制,加强对人事、财务、物资供销、工程建设等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第三,建设单位组织监察审计人员,严格按照省交通厅有关规定,对施工和监理单位按照标书和承包合同作出的承诺,对投入的人力、机械设备等进行明察暗访,摸排清理,从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劳务用工及机械租赁方面,尤其是对转包和非法分包进行严格的审计,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有效地杜绝了工程转包、非法分包现象。
  
  五、依靠培训考评提高执法执纪水平
  
  造就一支思想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素质较高、适应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的纪检监察人员队伍,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