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自信扎根学生心灵

2007-12-29艾芬杰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5期

  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目前有很多学生自卑心战胜了自信心。造成学生失去自信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校教育的偏差  虽然当前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实行“减负”政策,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分论英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存在,这就造成有的老师为了提高成绩,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学生厌学,畏惧心强,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2.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目前有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当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他们就训斥、打骂,教育方法非常苛刻,有时还不分场合当面批评孩子,或者有的家庭出现感情危机,对孩子不闻不问,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对自己也失去信心。
  
  3.学生自身弱点的不良倾向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生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之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遇事不肯吃苦,加之有的孩子天生胆怯,感情脆弱,一旦达不到要求时就停止不前,缺少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来培养学生自信,让自信扎根学生的心灵。
  
  一、自信心的培养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1.放开“缰绳”为学生松松绑
  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着别人的看法,一优遮百丑,反之一丑遮百优,分数就像魔棒一样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尤其对那些学习感到困难的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就是不要只看他成绩提高多少,而是更多地关注他的思想倾向和他的行为动机,让他排除成绩差这个诱发因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投感情和精力,一步一步地促使他们感知别人的期待,别人的接纳,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要好好做的念头,这样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转化才会更理想。
   2.教师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是学生才华得以表现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锻炼,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如:我教过的一个女同学由于父母感情不和造成了她心理上的障碍,使她对什么都失去信心,同学更是看不起她,从而一蹶不振,但她的歌唱的特别好。有一次学校举行歌咏比赛,这名女同学当然是我班的最佳人选了,但此时让她参加活动谈何容易,于是我就发动同学们去动员,后来在同学和音乐老师的鼓励下,她同意了,上场前我还给她借来漂亮的服装并且帮她化了妆,她一上场真的表现不错,取得了同年组的第二名,我和其他老师在自己的课上都表扬了她,使她第一次在同学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她变了很多,她对自己有了自信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质的飞跃,看到她的进步我真的感觉到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益处。于是,我经常在班级中组织活动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他们敢说愿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让学生在不断总结中完善自我培养自信  小学生经历的事情不多,感知和认知能力均比较弱,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很容易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老师应当耐心给他们讲清楚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接受成功和失败的心理准备,要善于总结经验,失败了更要吸取教训,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成功的通道。我教的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不爱写作文,说一写作文就头痛,有时写出来了也是干巴巴的几句,分析原因是他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不爱看书,不善于积累词汇等等,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后他们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信心也提高了。
  
  二、自信心的培养寓家庭教育之中
  
  家庭教育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老师要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去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接受能力对孩子提出恰当的要求,不要违背孩子的认知规律。
  (2)要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能力,克服家长事事包办代替的不良习惯。  (3)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4)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多鼓励,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
  
  (责任编辑: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