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根生活    

2007-12-29吴国凤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8期

  摘要:写作是一种体现创造活动的心理能力,而目前的应用文教学把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技能的形式加以训练。通过横向比较,不唯发现我国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与国外中学应用文写作教材中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有不少不同之处。作文是一个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对个人来说,是精神独创的结晶,没有个人独特的体验,就没有生命。因此,作文(特别是应用文)的教学、写作要贴近生活,贴近自我。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德比较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写作是一种体现创造活动的心理能力,其心理活动的过程要比阅读复杂得多。而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是阅读的指导时间大大超过了写作的指导时间,并且把写作能力的培养以技能的形式加以训练,这在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上尤为突出。
  以下就以德国中学写作教材中《一次自行车障碍赛》为例,试对中德中学应用文写作教学作比较分析。
  《一次自行车障碍赛》是关于公告、私人信件、报道的写作教材。通过米夏尔、克劳斯等四个主办人筹划在大院里举行一次自行车比赛活动的公告,包括要取得住宅区(社区)成员的支持而针对不同人物的私人信件,以及活动展开时的报道。
  在我国新教材(初中版,七年级一九年级)中,“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与《一次自行车障碍赛》教学目的相似的教材内容有:①七年级上册中《这就是我》的“模拟面试”;②七年级下册中《漫话探险》的“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③八年级上册中《让世界充满爱》的“关爱每个伙伴”、“同在一片蓝天下”;④八年级下册中《背起行囊走四方》的“模拟旅游趣味多”;⑤九年级上册中《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中“微笑着面对失败”、“学会善待他人”、“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⑥九年级下册中《关注我们的社区》。
  客观地说,我国的新教材在目的设计、内容选择编排上与旧版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革新。通过横向比较,不难发现我国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与德国中学应用文写作教材从《一次自行车障碍赛》中体现出的教学理念有不少不同之处。
  首先,系统与单一。不否认我国教材在编排上总的体系自成一体,但单纯就应用写作这一块看,我国教材就突出了“一课一得”的特点。如,《这就是我》就只突出了“自我介绍”达到推荐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目的,尽管也提倡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运用图片、音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风采”。但这只是深度的扩展。《一次自行车障碍赛》则不同,活动筹备时要贴公告;取得社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的理解、支持;同是私人信件,要考虑的措词、语气就不同;活动要有经费,演说以拉得赞助,口语交际的能力要体现;还有对活动本身的报道。同一个教材,将相关、相邻的实用文体纳入一个立体的体系。通过这一次的活动追踪式写作,学生提高的绝不是单纯的某一项写作技能。
  其次,内隐与外显。我们知道,教学的基础元件是言语技能,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写作教学也是如此。但目前我国的写作教学的特点仍停留在外显层面。究其原因,应是写作教学的定位是写作的技能的训练,今天教书信,书信的格式、称谓,教师手把手教、练一番;明天写通知,通知的格式,注意事项,纸上谈兵操练一下。真正等到学生从学校出来了,书信会写,通知、启事会拟,但真正格式之类的能完全合乎规范很少。技能与能力相关,但提升、转化需要写作文体的吸收、消化,如此,外显层面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向思维、情感,心智的内显层面靠拢。因此,教材的生活化很重要。训练的模式与生活相近、相同,学生训练时就易将已有的思维、情感调动起来。想象一下,若与德国中学写作教材中有相同的自行车赛、篮球赛等经历的学生,经历这一写作训练,他的感受与全无类似经历的同学的感受定然不同。或者,他用这一写作的理论实地操作之后,他对相关文件的体会、掌握一定会随着比赛的记忆而终身难忘。
  最后,体现的写作动机、动力源不同,尽管我国目前的写作教学的窘境是教师不知如何教,学生不知如何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仍是“要我写”的层面,而无法突破到“我要写”的状态。而从《一次自行车障碍赛》中可以想象到学生在教材的召引下,练习设计的引导下,身临其境,跃跃欲试而变成“我要写”。可能这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体现在对写作的认识不同有关。西方发达国家强调的是实用,写作是信息的传达,强调写作的实用功能。在美国的“新文艺”中“演说”一度摆头位,在大学开设有专门的演说课,欧洲相对而言与美国相似。在作文训练中,西方国家更看重思维训练,注重表达的条理性,要求更务实。在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的环节上突出的是为什么写,即动机目的;其次才是怎样写(技巧、方法)和写什么(材料、内容)。试想,若同有一场比赛,我国的学生更多的是找家长要钱,找领导拨款以完成奖品设置环节,恐怕没人会象德国教材,甚至生活中的主办人那样,会想方设法去拉赞助,以达到双赢的皆大欢喜的效果。如此看来,写同一份书信,相同的申请,我国的学生与德国(国外)的学生的想法、思维、情感写作的动机、动力又怎么可能相同呢?
  总的说来,作文是一个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教学而言,对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从目的说、文章说、思维说等提出了个性化,创意化和开放性的要求。对写作个人来说,作文是精神独创的结晶,没有个人独特的体验,就没有生命。因此,作文的教学、写作要贴近生活、贴近自我。应用文更应如此,贴近生活,贴近自我的生活。
  
  (责任编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