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  

2007-12-29张亚男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7年8期

  新课程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影视、报刊、网络资源,流行歌曲、广告语,是中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对其中蕴涵的丰富鲜活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要充分加以利用。
  
  一、广泛吸收影视、报刊、网络资源中的精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在各种传媒资源当中,影视、报刊、网络的资源可以说是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利用电视媒体,作为教材的配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开辟语文的第二天地。2005年春晚文气十足的春联,2006年妙趣横生的灯谜。在春节之后的学习中都可以适时运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很好的作文素材,颁奖词可以让学生领略语言的魅力。“百家讲坛”、“子午书简”、“电视散文”中的很多节目的片断可以融入到教学中。影视资源中,一些优秀的影片可以和教材配套欣赏,《边城》、《巴黎圣母院》、《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茶馆》、《雷雨》、《祝福》等都有相应的影视作品,可以作为教材的有益的补充。
  推荐《时文选粹》、《格言》、《意林》、《读者》、《指挥背囊》、《平凡的世界》、《苏菲的世界》等书刊。阅读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能力定会大有提高。网络世界的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而且使用方便。各级各类的网络图书馆,如中国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国学网站等;个人教学资源网站,如中学语文资源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三槐居、中学语文在线等;其他网上语文资源,如中央电视台网络版、榕树下,教师可以从中选择需要的资源。
  
  二、灵活运用音乐资源巧作媒介,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尤其是流行歌曲很热衷。歌曲中包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把音乐引入课堂。充分挖掘音乐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使语文教学氛围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如课前播放相关的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边城》用黄磊的《等,等,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用刘欢的《好汉歌》、《但愿人长久》、《虞美人》、《孔雀东南飞》等具有亲和力的流行歌曲也都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
  我们还要关注具有古典意蕴的歌词,拉近学生与古典诗词的距离。像《烟花三月》的歌词就很有古典意蕴: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类似的还有《秋水长天》、《藏龙卧虎》、《白云深处》、《追梦人》、《沧海一声笑》等等。《东风破》学生非常喜欢: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人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在讲诗词的时候不妨让学生赏析歌词,用那些意象表达感情。学生自然兴致极高,这样把歌词作为媒介,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把音乐巧妙地带人语文教学中。像《乡村爱情》中的歌词“火红的彩云接走了太阳,多情的星星捧出了月亮,轻轻的河水在潺潺地流淌,田边的野花在倾吐芬芳”,在练习仿写题时引入其中,学生兴趣盎然。一次讲评一道语言应用题。题目是选择一事物以拟人的手法从正反两方面写出有深意的语句,学生笔下无物或想到写什么又无从下笔。突发灵感让学生唱他们喜欢的周杰伦的《蜗牛》,“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趁着学生兴致颇高,引导到题上,学生用“蜗牛”完成这道题,进而领悟到答题可以从喜欢的歌曲中寻找创意,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做出的答案精彩纷呈。
  流行歌曲中有很多歌词都是具有思想、哲理和艺术性的,是精加工的语言。而且它们已深深地影响了广大学生。流行歌曲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广泛的素材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能发现他们信手拈来的歌词。“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